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獵虎行動美中間諜戰 張濟平 將接國安會諮委
2012/05/12 09:05
瀏覽849
迴響0
推薦0
引用1
兩岸史話-獵虎行動美中間諜戰

 

編蘇聯垮台後取代美蘇間諜戰競勝的是中共。《獵虎行動》(Tiger Trap)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調查美國最先進W-88核武彈頭機密遭中共竊取的專案代號。本文聚焦在中共國安部和FBI雙面通吃的女間諜陳文英。代號「客廳女僕」的陳女,在洛杉磯僑社是號人物。1997年10月江澤民訪美,陳文英主持歡迎晚會,竟能說動江澤民當場唱京劇「捉放曹」娛眾,可見其手腕不凡。作者大衛.懷斯是美國境內專門探討情報與間諜活動最出色的作家。本書由衛城出版,黃中憲譯。

 

中國刺探美國情報已數十年,成果不凡,只是情報圈外鮮為人知。本文觸及「客廳女僕」與「獵虎行動」兩個大體未被揭露的間諜情報戰歷史。1990年12月,克利夫蘭和I.C.史密斯完成在中國的任務後返美。幾個星期後,克利夫蘭從舊金山打電話給史密斯。「IC,我們還沒動身,他們就知道我們要去,」他說。

 

的確。證據就在幾個月前錄下的錄音帶裡。政府擁有這捲帶子,但這時尚未予以分析。反情報人員不知道自己有的是什麼東西。這捲帶子錄有洛杉磯一名女子與她在北京國安部的上線用華語交談的內容,是國安局所攔截下來。那名女子用了代號羅,她的上線,好巧不巧,就姓毛。

 

FBI調查員情婦

 

馬里蘭州米德堡的國家安全局把帶子轉交華府的聯邦調查局總部,接著帶子送到聯邦調查局舊金山分局,調查局的華語翻譯員大部分駐在該分局。因為這一安排,1991年初,帶子最終來到舊金山對中國反情報小組組長克利夫蘭桌上。

 

錄音帶中的女子向毛透露,聯邦調查局的克利夫蘭打算到中國一趟,也就是他剛去過回來的那趟行程。錄音帶中的話令人震驚。克利夫蘭心一沉,因為他立刻認出帶子裡那名女子的聲音是陳文英的聲音。她的朋友只知道她是洛杉磯華僑界很出風頭的僑領,但她其實擔任聯邦調查局賴以取得中國、北京共黨領導階層,以及中國國安部之情報的首要線人,而且一當就是將近20年。因為她的服務,聯邦調查局總共付給她170多萬美元。

 

克利夫蘭一聽就認出那聲音,因為他很熟悉那聲音,而且還不是普通的熟。3年前他已成為陳文英的情夫。陳文英於1982年在洛杉磯被另一位聯邦調查局職員─特別探員詹姆斯.史密斯(James J. Smith)吸收進來,給了代號「客廳女僕」。凡是聯邦調查局線民都會得到一個三位數字的祕密代號,因此,在聯邦調查局的人事名冊上,陳文英也登錄為「聯邦調查局線民四一○」(Bureau Source 410)。她31歲;人稱JJ的約翰.史密斯比她大8歲。

 

幾乎從一開始,JJ就與陳文英有一腿,而陳文英的生物化學家丈夫梁錦鴻後來堅稱,多年來一直不知道他的妻子和聯邦調查局探員有染,而且不只一個,是兩個。把陳文英介紹給克利夫蘭認識的是JJ。都已婚的克利夫蘭和JJ,是否知道彼此同時在和同一個女人交往,不得而知,但情況看來他們並不知情。可以確定的是,客廳女僕的工作場所不只客廳,還常工作到臥房去。

 

客廳女僕和與她共事的兩名聯邦調查局探員上床是出於己意,還是中國國安部授意,不得而知。但性關係的確讓她得以操控這兩個聯邦調查局的男人,這兩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婚外情曝光。

 

JJ會給她指示,會把要問中國官員的問題和她獲准餵給中國情報機關的小情報給她,但並未把克利夫蘭的中國之行告訴她。她知道這個行程,是因為克利夫蘭有告訴她。錄音帶裡的聲音還透露了聯邦調查局反情報活動的細節。

 

不寒而慄的錄音

 

錄音帶的內容令人不寒而慄,至於原因,克利夫蘭當下就看出。首先,它表明客廳女僕已被策反,替北京效命。其次,它可能說明了「獵虎行動」的追捕目標為何會出現在瀋陽。

 

與閔國保不期而遇,令克利夫蘭不安,但這捲錄音帶更令他憂心。誰曉得這會發展出什麼樣的結果?如果客廳女僕已被中國國安部吸收過去,那就是聯邦調查局在反情報上的一大災難。但如果他個人與聯邦調查局線民搞男女關係的事曝光,他也會被拖下水。更別提如果他妻子發覺,會有什麼後果。

 

他的情婦,聯邦調查局刺探中國情報的頂尖特工,為何用代號和人聯絡,為何把機密洩漏給她在北京的國安部上線?克利夫蘭知道,這疑問怎麼解釋都不可能取信於人。他有了大麻煩,而且他知道該怎麼辦。

 

他拿起電話。克利夫蘭說得很含糊,但意思很清楚:陳文英使用化名,已改投敵營。她為中國情報機關工作。

 

在洛杉磯,JJ史密斯被這通電話驚得說不出話。他信任陳文英。他們在一起已經8年,他喜歡她。除了兩人相愛、肉體關係親密,她還是他很重要的線民。如果客廳女僕真成了國安部的間諜,史密斯的麻煩就大了。JJ的職業生涯和在局裡的名聲,都建立在他獨具慧眼吸收到陳文英上。因為有客廳女僕,JJ仕途大好。聯邦調查局付給她的開銷和薪水已超過50萬美元。(待續)

 

5月31日,JJ質問陳文英。在聖馬里諾的陳文英家廚房裡,兩人激動大聲爭辯,他告訴陳文英自己已經知道她和毛聯絡的事。

 

陳文英為聯邦調查局到中國蒐集情報,一年兩三次。華府認為她的情報很有價值,花這些錢很划算─陳文英是美國情報圈伸進北京領導的祕密管線。

 

眼下史密斯非常頭大。客廳女僕交出的極機密情報,有一些已一路上呈到美國總統桌上。她的報告,透過JJ無疑已影響美國的中國政策。如今那都成了不可靠的東西;誰曉得她替國安部賣命多久了?

 

獲人員情報蒐集獎

 

一年前,JJ還因為吸收客廳女僕有功,獲頒一枚令人稱羨的中情局祕密獎章,並為此飛到華府受獎。在白宮附近的中情局安全房裡,一名中情局高官把年度人員情報蒐集者獎(HUMINT Collector of the Year Award)別在他身上,表彰他的情報蒐集成就。HUMINT是中情局對human intelligence的簡稱,意為透過人取得的情報,有別於透過電子器材取得的情報ELINT/electronic intelligence。

 

停掉這條線,將毀掉JJ個人和他的事業。尤其是,幾乎毋庸置疑的,那將使他與客廳女僕多年的地下情就此告終。史密斯前往洛杉磯國際機場,急急登上下一班飛往舊金山的班機。一抵達舊金山,他就和克利夫蘭碰頭,兩人開始密商化解這場災難。

 

客廳女僕以雙面間諜的身分為聯邦調查局效力一事,說不定就藏了讓這兩名聯邦調查局探員化險為夷的契機。做為聯邦調查局的線民,她獲准告訴中國國安部她在聯邦調查局裡有接頭的人,獲准偽稱要幫中國情報機關,在這同時仍聽命於聯邦調查局。保命關鍵就在這裡。畢竟,JJ知道,凡是雙面間諜,有時都有點困惑於自己究竟在替誰工作。雙面間諜的基本作為,就在放出消息以瞭解可回收到什麼消息。陳文英去中國時,距美國有一萬公里。有時雙面間諜得快速反應,隨機應變。雙面間諜透露給敵方的東西,可能超出他們本該透露的。勝算不大,但值得一試,說不定可以把這事掩蓋過去。

 

陳文英疑似通風報信卻未遭徹查,主要因為JJ史密斯在對中國反情報計畫裡很有分量。客廳女僕被視為極重要的情報來源,史密斯的上司一時還不願質疑他。但中國人並未完全發覺聯邦調查局的監控設施。1990年後,聯邦調查局仍拿到該領事館所寫支票與文件的複本。這意味著連領事館的影印機都被聯邦調查局的技術人員動過手腳。中國人最終還是發現不對勁,因為1999年秋,領事館官員懷疑影印機被人動了手腳,把它們送回中國,交由專家檢查。

 

1998年3月2日的美國《新聞周刊》刊出一則短文,差點使聯邦調查局技術人員在中國領事館的影印機動手腳一事曝光。這則題為〈來自中國的一張支票?〉的短文,報導了由參議員佛瑞德.湯普森(Fred Thompson)主持的參院委員會,發現洛杉磯的中國領事館開一張3千美元的支票給印尼裔商人熊德龍(Ted Sioeng)經營的飯店,而熊德龍是1996年柯林頓總統爭取連任時的非法政治獻金案受調查的人士之一。

 

這個參院委員會懷疑熊德龍充當中國的白手套,幫中國挹注柯林頓競選經費。聯邦調查局緊張萬分,因為它的機密就快曝光。領事館裡開的支票,怎會在外面四處傳?沒人看出明眼人都看得出的答案。中國人一絲不苟影印支票備查,在不知情下送了一份複本給聯邦調查局。雖有《新聞周刊》這則短文,聯邦調查局的機密還是守住了。但回到加州,還有件事要辦。JJ史密斯得和客廳女僕談,得有人告訴她,聯邦調查局已經知道她偷偷向中國國安部通風報信。

 

5月31日,JJ質問陳文英。在聖馬里諾的陳文英家廚房裡,兩人激動大聲爭辯,他告訴陳文英自己已經知道她和毛聯絡的事。中情局已認出毛是情報人員,客廳女僕的這名國安部上線並非普通間諜而已。自稱毛國華的這個人(毛國華未必是真名)被視為國安部的首席美國通,約略相當於中情局地區部門的主管。他怎麼爬到這個位置不得而知,因為他的英語很破,就目前所知,沒去過美國。

 

坦承為中國工作

 

JJ拿出電話通話紀錄。如果陳文英原本還不相信,這時也理解到她粗心大意打到北京的電話已遭竊聽。JJ和聯邦調查局都清楚她向毛說了什麼。她沒得辯解,得要給史密斯一個交代。

 

她坦承幾年前毛國華就知道她是聯邦調查局線民。她說大概在1986或1987年左右事跡敗露,確切日期記不清楚。當時她去中國,隨身帶著她和JJ所寫有關一名變節投美中國人的筆記,放在行李箱裡。

 

前往北京途中,要從華南某省進入另一省時,邊界警衛把她拉到一旁,搜查她的行李,發現了那些筆記。一個月後再度前往中國時,毛找上了她,手裡拿著她的筆記。筆記的內容比她先前告訴他有關那名叛逃者的資料還要詳細。據陳文英的說法,她接著向毛坦承自己在替聯邦調查局工作。她還同意從那之後會把自己知道的聯邦調查局活動,一五一十全告訴國安部。毛要求她,凡是有聯邦調查局探員要來中國,事先都要知會國安部。

 

她自1982年起就為聯邦調查局工作,因此中國情報單位在4、5年後才發覺此事,實在可疑,特別是因為JJ和陳文英常不避人耳目出雙入對,在洛杉磯一起用餐並參加其他社交活動。和聯邦調查局探員公開密切往來,提高了陳文英在美華僑界的身價。但陳文英堅稱國安部是在1980年代中期至晚期才察覺她為美工作,藉此避開了她是否在那之前就把機密洩漏給北京的問題。(待續)

 

 ▲廣州又稱為五羊城。圖為越秀公園內著名的五羊雕像。(新華社)

 ▲廣州又稱為五羊城。圖為越秀公園內著名的五羊雕像。(新華社)

 

JJ交給陳文英的第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她去中國,想辦法進入關押黃的監獄。

 

她坦承自己把克利夫蘭即將啟程的中國之行告知國安部。因為犯了這個錯,JJ在舊金山某飯店房間要她向克利夫蘭道歉。風波就此打住;長袖善舞的間諜客廳女僕,重回崗位。

 

出生於五羊城

 

廣州,又名花城或五羊城,華南珠江畔的繁榮港口,距香港不遠。陳文英就在那裡出生(大概1952年),但在外人看來,她比實際年齡還年輕個兩、三歲。移民美國之後,她和許多移民美國的中國人一樣,取了英文名字卡翠娜(Katrina)。

 

陳文英1976年從康乃爾畢業,她丈夫梁錦鴻拿到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獎助金。「她只是跟著我,在中國學生中心走動。」但梁說,1976年「她開始有麻煩。卡翠娜協助創立了全美華人協會芝加哥分會,該組織被視為親北京的團體」。

 

1980年,兩人搬到洛杉磯,住進阿朱薩(Azusa)市的公寓,公寓位在洛杉磯市中心區東邊聖加布里爾山的山麓丘陵上。梁錦鴻到醫學器材公司當研究員。「我都在殺老鼠,一個禮拜為實驗室殺掉1500隻老鼠,替牠們打針。」陳文英在某健保機構當行銷人員。

 

但在那之前,她當過一家進出口公司的總經理,為期甚短。該公司涉嫌非法轉移科技給中國,遭聯邦調查局調查。1981年初,聯邦調查局開始徹底調查陳文英本人,因為她「被認為暗中替中華人民共和國蒐集情報」。調查沒有進展,同年11月停案,未採取任何行動。

 

同一時間,聯邦調查局得知陳文英與另一樁涉嫌將高科技轉移中國的案子的追查目標過從甚密。這個案子位在舊金山,由克利夫蘭負責;在洛杉磯,JJ史密斯奉命調查該案。

 

一年後的1982年8月,JJ到阿朱薩登門拜訪陳文英,自稱是聯邦調查局的探員。

 

一場情報探戈就此起舞,這樣的探戈有時以吸收到得力的線民作結。聯邦調查局吸收涉嫌替中國刺探情報者當線民,可能讓人覺得震驚,乃至魯莽。但在爾虞我詐的反情報界,這不盡然古怪。吸收線民者以和目標已有接觸的人為吸收對象,且考量過風險。

 

接下來4個月,JJ多次找陳文英談。12月時,她已接受JJ的提議。

 

不久後,據梁錦鴻的說法,「我們坐在湖邊。她說:『我要辭掉工作,改去替聯邦調查局做事。』

 

JJ於1982年吸收客廳女僕為線民時,已在聯邦調查局洛杉磯分局裡取得特別高的獨立作業地位。上司讓他放手幹,尊重他在中國事務上的專長。聯邦調查局探員常四處輪調,但由於JJ地位不同,得以待在洛杉磯。他與妻子蓋兒、小兒子凱利住在舒適的郊區城鎮西湖村。

 

最初陳文英只是聯邦調查局的IA,即消息線民(informational asset),但JJ很快就理解到她有潛力成為調查局的重要情報來源。不久,兩人就從工作關係轉為男女關係。1983年8月兩人已發生性關係

 

工作關係轉變

 

JJ吸收陳文英的理由之一,乃是她在芝加哥時與漢森.黃結為好友。黃此時已為阿莫德.哈默(Armand Hammer)和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oil company)前往中國工作。黃是堅貞的親中分子,諷刺的是中國當局卻開始懷疑他,原因可能是他想弄清楚中國石油蘊藏的位置和數量,而在中國,這些事情被視為國家機密。他遭到逮捕,1983年6月北京法院判定他間諜罪成立,判刑15年。

 

JJ和聯邦調查局對黃感興趣,不只是因為黃在保釣運動裡非常活躍。因為漢森.黃已被查出是「獵虎行動」案的重要人物,而克利夫蘭正在舊金山積極追查這件涉及核武的案子,由洛杉磯的JJ協助。黃既已和中國情報單位起衝突,或許願意幫聯邦調查局。

 

JJ交給陳文英的第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她去中國,想辦法進入關押黃的監獄。這事很難,在管制嚴密的共產國家,外國人要如何進去探望因刺探情報而服刑的囚犯?對於她圓滿完成任務,JJ和聯邦調查局照理應會起疑,結果沒有。JJ第一次向總部提出的客廳女僕工作報告,摘要說明了她探監的所見所聞。

 

與JJ沒有血緣關係的I.C.史密斯,當時在華府聯邦調查局總部的中國單位任職。「JJ從飛機上打來電話,陳文英報告了1983年她為了人在獄中的漢森.黃首度到中國的事。我說那是一堆廢話,因為裡面有性,有陰謀,有種種東西,就是沒有情報。我說:『媽的,JJ,牛肉在哪裡?』」「別急,就要來了,」JJ要他放心。(待續)

 

 ▲江澤民1997年10月訪問美國,陳文英曾運用她豐沛的僑界人脈大大出風頭。圖為江澤民與柯林頓在白宮記者會。(新華社)

 ▲江澤民1997年10月訪問美國,陳文英曾運用她豐沛的僑界人脈大大出風頭。圖為江澤民與柯林頓在白宮記者會。(新華社)

 ▲兒子喜歡哈爾濱冰燈節成了陳文英跑哈爾濱的檯面理由。(新華社)

 ▲兒子喜歡哈爾濱冰燈節成了陳文英跑哈爾濱的檯面理由。(新華社)

 

事實上,還有別的動機:她在討國安部部長的歡心,因為部長和其他許多中國情報官員都來自哈爾濱。

 

IC的惱火,有一部分可能是因為JJ在局裡紅得發紫。「JJ有洛杉磯調調,」IC說:「他不甩規定。他可以不穿西裝不打領帶而平安無事。他有這個了不起的情報來源,使他刀槍不入。」

 

這時候,客廳女僕已升到OA的身分,即聯邦調查局所謂的任務執行線民(operational asset)。消息線民向聯邦調查局提供消息,任務執行線民則有具體任務。同時,陳文英已開始鞏固她於洛杉磯華僑界的人脈。

 

正式成為雙面諜

 

1984年3月,靠JJ協助加快書面作業,她成為美國公民。同一年,或那一年過後不久,陳文英升上大聯盟,成為正式的DA,即雙面特工(double agent)。聯邦調查局的如意算盤是讓中國國安部以為她在替中國工作,其實她聽命於聯邦調查局,受聯邦調查局控制。

 

為達到這個目的,JJ鼓勵她向中國宣揚她與聯邦調查局的關係,特別是她與他的交好。她獲准接近北京國安部,向中國輸誠。聯邦調查局不會給她敏感情報,因為她不是編制內員工,若讓她取得局裡的機密,她反而難以自圓其說,會使自《孫子兵法》問世以來搞情報至少已經2千5百年的中國人,很快就看出她已被聯邦調查局吸收,看出她是聯邦調查局向國安部丟出的餌。無論如何,只要是和聯邦調查局有關係的人,國安部都很有興趣。

 

JJ還建議客廳女僕在中國期間向國安部和其他官員吹噓自己在美國華僑界愈來愈有分量,因為那也會使中國情報機關對她感興趣。

 

客廳女僕去中國時,通常有丈夫和小兒子隨行。據梁錦鴻的說法,第一次到北京時,「她登門拜訪國安部。上面要她這麼做。」

 

「我們一年去中國至少一次,有時更多次,」他說:「我們去中國至少20年,其中有些年去了兩、三次。」

 

梁錦鴻說,有丈夫和兒子陪伴,「讓卡翠娜有藉口去她想去的地方。她會說:『我們沒去過西安。』於是他們會說:『沒問題,去西安。』」

 

「也或者她會說:『我兒子想去哈爾濱,到那寒冷的地方。』」哈爾濱接近俄國邊界,氣溫低於零下甚多。客廳女僕去了哈爾濱3次,說他們兒子「喜歡(哈爾濱)冰燈節」。事實上,還有別的動機:她在討國安部部長的歡心,因為部長和其他許多中國情報官員都來自哈爾濱。

 

「我負責拍照,」梁錦鴻說:「我有Nikon、Olympus各一台,最後是用Sony數位相機。」梁買相機,由陳文英向聯邦調查局報銷。他會洗兩組照片,一組交給他妻子,轉交JJ。

 

據情報官員表示,客廳女僕的報告有一部分上呈到白宮,而這期間的白宮主人包括雷根、柯林頓、布希父子。JJ因客廳女僕的情報工作獲頒中情局高級獎章,證明她和他的工作成果大受肯定,直到後來真相遭揭穿才改觀。

 

而為聯邦調查局工作,也意味著陳文英生活富裕。她從聯邦調查局那裡拿到的業務費和薪水總共超過170萬美元,其中超過一半,即95萬1千美元,是在1991年聯邦調查局得知她把未經核可的消息告知她的中國情報上線毛國華之後付給她的。

 

此外,由於她與北京領導階層關係良好,加拿大北方電信公司(Nortel)找上她,付她120萬美元,請她代表該公司和中國協商,讓北方電信與其DMS-100數位交換機進入中國。

 

誠如聯邦調查局後來所發現的,中國政府也付了她10萬美元,因此她從聯邦調查局、北方電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拿到的已知收入,總共超過3百萬美元。

 

大筆金錢進帳,梁氏夫婦的生活隨之大有改善。他們用140萬美元在洛杉磯的高級住宅區聖馬里諾買了一棟房子,附有車庫、游泳池、水池、撞球間,還有4隻乳白色石獅守護私家車道。他們還擁有兩間公寓和位於蒙特利公園市的一家中文書店,在16個外國銀行帳戶有存款。

 

不打電話不能來

 

JJ與陳文英幽會,大部分選在聖馬里諾這棟房子裡。JJ也是在聖馬里諾這棟房子裡,向客廳女僕簡單說明交付給她的任務,聽取她從訪華之行帶回的情報。

 

JJ上門期間梁錦鴻人在哪裡?他說,聯邦調查局的人來他家時,「我待在外頭。我不想因為知道情報機密而在北京被盯上。我可能會遭到訊問或監禁。我不想知道他們在談什麼。」

 

「20多年來,JJ總是想來就來。一個禮拜3天,有時一個禮拜5天。他總會先打電話來,說:『我可以來辦點事嗎?』我們的親戚都知道,不先打電話,不能到我們家。」

 

JJ非常信任客廳女僕和彼此的夥伴關係,因而開始把保密文件帶到她家。最高機密級和其他保密資訊存放在聯邦調查局洛杉磯分局安全隔離情報設施(SCIF)裡,受到嚴密保護。通常探員是在該設施裡閱讀文件,有時會經登記核可後帶出文件,拿到辦公室審閱,然後歸還。(待續)

 

核心人物則是在勞倫斯利佛摩爾核子實驗室工作,有資格接觸核子機密材料的航太工程師閔國保。

 

享有特權的JJ不受這項規定約束。他會把文件塞進公事包,帶到聖馬里諾那棟房子。他是唯一將最高機密級文件取出後隔天才歸還的探員,至少曾有一次這麼幹。

 

可以自由進出聖馬里諾這棟房子,特別有利於這對戀人辦事。但對中國國安部來說亦然。JJ會讓他的公事包敞開著,公事包的檔案夾層裡常放了文字面朝外的文件。她能看到她想看的文件。

 

JJ打盹或到外頭抽菸時,或在浴室時(可能在做愛後到浴室洗澡),客廳女僕就拿出他公事包裡的保密文件,用影印機或傳真機偷偷印下複本。有時她會記下文件複本裡的內容,然後把複本丟到垃圾桶裡。

 

有時她匆匆記下文件裡的內容,而未予以複製。她也記下JJ告訴她的消息。她怎能做到這些事而不被她的情夫察覺,實在令人不解,但沒有證據顯示JJ知道他的最重要情報來源背叛了他。多年來,客廳女僕把如此竊得的情報交給中國國安部。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1991年聯邦調查局透過錄音帶得悉陳文英化名羅向國安部通報消息之後,陳文英還繼續從JJ公事包竊取文件多年。

 

由於JJ常常上門,史密斯家和梁家的關係自然愈來愈親密。「這些年裡JJ家和我家交情很好,」梁錦鴻說:「1992年我們一起去夏威夷,一個島一個島玩。」

 

他知道自己妻子與不只一個、而是兩個聯邦調查局探員有染嗎?他答:「蓋兒(.史密斯)不知道,克利夫蘭的太太不知道,我不知道。」

 

核子機密諜報戲

 

他們合演了一齣諜報戲,這樣的戲由他們來演出著實令人意想不到:神祕女子暨中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錢寧;香港出生、哈佛大學畢業的律師暨陳文英的友人漢森.黃;在隔著海灣與舊金山遙遙相對的奧克蘭市開電視修理店的陳治利。

 

他們全是聯邦調查局命名為「獵虎行動」的間諜案裡的主角。核心人物則是在勞倫斯利佛摩爾核子實驗室工作,有資格接觸核子機密材料的航太工程師閔國保。

 

1978年,克利夫蘭與舊金山分局中國小組開始調查幾個華裔與台裔人士。聯邦調查局斷定,他們的頭頭是地球物理學家錢寧,並認為她是中國國安部派來美國的。

 

聯邦調查局推測,據報擁有25萬美元資金的錢寧,奉中國情報單位之命執行4項任務:第一,創辦《科技導報》(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雜誌。美國華裔科學家就中國感興趣的主題,撰文在該雜誌上發表。前6期在美國發行,此後發刊業務搬到中國。

 

這份雜誌不容小看。它明顯有中國政府最高層的支持。中國的郵政機構和官方書店網,破天荒允許一份外國雜誌在國內各地自由銷售,絲毫不受限制。這份雜誌的第一期(1980年1月)在柏克萊發行、香港印製,有104頁,印量20萬冊,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訪談文章。這一期雜誌還有普雷斯(Frank Press)博士的賀文。普雷斯是卡特總統的科學顧問,和錢寧一樣是地球物理學家。在中國,《人民日報》以顯要位置刊出一篇文章推銷該雜誌,有許多中國高官寫了書面賀詞,送到該雜誌的北京辦事處。

 

錢寧的第二個任務,乃是透過名叫堅德國際(Kentex International)的商業性掩護機構,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史丹福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的圖書館,搜尋多種技術性題材的博士論文和科學著作,複印後送回北京。

 

此外,錢寧還受命開一家書店,販售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品和其他有關亞洲、中國語言及文化的書籍。聯邦調查局深信她可能協助創立了位於舊金山史塔克頓街上的東風書店(Eastwind Books & Arts)。最後,她要開設一家進出口公司。

 

這一切看來都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但得知利佛摩爾科學家閔國保在她的《科技導報》兼任廣告與銷售經理一職後,聯邦調查局對錢寧的角色更為懷疑。

 

聯邦調查局起了疑心,乃是因閔國保在利佛摩爾實驗室當工程師,而利佛摩爾是美國最敏感、最機密的機構之一,它的主要創辦人即是後來主持該實驗室的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氫彈,世上威力最大的毀滅性武器,就是誕生於利佛摩爾。

 

台灣出生關鍵者

 

1970年代晚期,閔國保在利佛摩爾致力於設計可擊落敵人核彈的系統。閔國保的研究計畫是1983年雷根總統所推動的戰略防禦計畫(即所謂星戰計畫)的前身。

 

研究期間,閔國保測試了義勇兵二型洲際彈道飛彈彈頭的全尺寸實體模型。由於具有Q級安全許可,他可接觸美國所有核導彈的設計圖和尚在設計階段的核導彈設計圖。簡而言之,他能與聞美國核武計畫的所有機密。

 

於是,克利夫蘭針對閔國保設了「獵虎行動」檔案。聯邦調查局還依據《外國情報監控法》取得授權,監聽他的電話。

 

閔國保的背景似乎平凡無奇。他在台灣出生,台大工學院畢業,在台灣海軍服役兩年。1963年來美後,拿到西維吉尼亞大學工程碩士學位,1970年拿到密西根大學航太工程博士學位。

 

他決定留在美國,接著成為美國公民,在私人企業工作了數年,1975年進入利佛摩爾實驗室。他與中國出生的妻子在距實驗室半小時車程的加州丹維爾(Danville)買了棟房子,閒暇時從事他蒐集和研究寶石的嗜好,過著平靜日子。(待續)

 

聯邦調查局深信錢寧是為中國國安部工作的間諜組織頭子,但表面上幾乎看不出來她是這樣的人。

 

他在利佛摩爾有穩當的工作,但似乎覺得自己薪水過低,大材小用。他有心做生意,與中國貿易來往,於是在1979年夏前往北京,以進一步實現他的抱負。

 

奧克蘭的電視修理店老闆陳治利,幫閔國保搞定簽證申請的文書作業。生於中國大陸但在台灣長大的陳治利,讀研究所時是保釣運動健將。他的表現得到官方肯定;只有5位學生受邀到北京會見總理周恩來,他是其中之一。

 

有次回中國時,錢寧請當時在北京為外貿部工作的漢森.黃搞定閔國保的簽證申請。黃立即看出他是有學識、能接觸機密,因而能協助中國核武計畫的人。

 

借閱保密文件

 

調查人員發現,閔國保前往中國前一個月,從利佛摩爾實驗室的技術圖書館借出愈來愈多的保密文件。他還進入該實驗室最機密的武器儲藏室,裡面擺設了利佛摩爾科學家所設計各種核彈頭的實體模型。

 

閔國保於6月抵達北京後,錢寧介紹他認識漢森.黃。閔國保受邀在中國做數場演講,他答應了。透過漢森.黃,他還同意回答一小組中國官方科學家的提問。

 

閔國保與他們見面,但他不是核子物理學家,無法回答他們有關武器設計的所有提問。他把其中幾個問題帶回美國。

 

閔國保返美後,告訴實驗室同事他去中國做了幾場有關寶石的演講。同事知道他是業餘的寶石專家,因此對這說法深信不疑。

 

聯邦調查局深信錢寧是為中國國安部工作的間諜組織頭子,但表面上幾乎看不出來她是這樣的人。不過她的背景透著神祕,啟人疑竇:她似乎什麼都行,既是購買報廢商船以取得廢金屬的女企業家,又是科學家、大學教授,且是雜誌發行人。在「獵虎行動」案早期階段的每個轉折處,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1979年8月,即錢寧在北京介紹閔國保認識漢森.黃兩個月後,漢森.黃飛到舊金山,與這位利佛摩爾工程師見了兩次面,一次在閔的車子裡,第二次在丹維爾的閔家。第二次見面時,閔國保針對中國科學家透過漢森.黃提出的問題提供了相關資訊。漢森.黃飛到華府,帶著他從閔國保那兒得到的資訊去到中國大使館。

 

在大使館,他寫了一份報告,透過外交郵袋送到中國。漢森.黃已在實質上成為閔國保的情報上線。

 

亞洲情報老手

 

漢森.黃與閔國保在舊金山兩次會面之後,前往華府中國大使館,接著飛回北京。在北京,與他接頭的人大概不滿意閔國保所提供的情報,因為對方另給黃5個問題,要他在信裡問閔國保。其中一個問題包含了內部機密資料(SECRET RESTRICTED DATA),即美國針對核子資料設定的保密級別。*其中有些問題只有靠保密資訊才得以解答。黃這封信則是在錢寧那本科學雜誌的北京孟主編的辦公室裡寫下。

 

為防這封信被他人看到,漢森.黃還準備了一封內容空泛而無害的信。在提及實質問題的那封信中,有段話提醒閔國保。「另一封信可以拿給別人看,」上面寫著:「這封信應閱後銷毀。」

 

丹.葛洛夫(Dan Grove)喜歡香港的景觀和氣味,喜歡香港的繁忙。他高大、好相處,是聯邦調查局最有經驗的亞洲老手之一。他生於賓州的硬煤鄉,畢業自賓州州立大學,1955年進入聯邦調查局。

 

葛洛夫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1960年代初期在舊金山處理中國案子,然後在總部的中國部門待了一年,1966年以聯邦調查局駐外探員的身分到香港任職。若可以選擇,葛洛夫會選擇永遠待在香港。但6年後他被調回美國,派到聯邦調查局的柏克萊辦事處。身為反情報探員,葛洛夫常找與中國有關係的人談,為此,他弄到一份參加過北京全國運動會的學生名單,開始找他們談。

 

「我遇到一個來自台灣、討人喜歡的小伙子,便請他過來談,於是他來到我辦公室。他樂於回答我的提問,把他的北京之行一五一十告訴我。他是去北京參加步槍比賽,在台灣服過兵役。」這個年輕人在柏克萊攻讀博士,名叫湯米.唐。

 

「他們會纏著你,」葛洛夫告訴他,「他們會找你。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葛洛夫的話果然應驗。「我們知道誰吸收了他和其他學生。傑瑞.陳(即陳治利)。」奧克蘭那家店的老闆,似乎不只是以修電視為業。

 

一個月後,湯米.唐回來找葛洛夫。「他說:『這些人要我在某家書店工作,負責蒐集技術性書籍,以便送到中國。』他課業很忙。他說:『我不知道有沒有時間。』」

 

葛洛夫思考了這個問題,對他說道:「我如果付錢給你,你幹不幹?」他答:「我幹。」唐同意蒐集書籍後,把蒐集到的書拿給葛洛夫看,這位聯邦調查局探員藉此知道什麼材料會被送往中國。不久後,唐告訴葛洛夫,陳治利打電話給他,要他為書籍計畫去北京一趟。唐同意。為何當漢森.黃正思考著如何將信安全送到閔國保手上時,湯米恰好也在北京,原因在此。一個會在前往柏克萊途中路過香港的可靠學生,不就是最理想的信差?(待續)

 

 

聯邦調查局探員在他的公事包裡找到兩張索引卡。其中一張卡上,有閔國保手寫的5個問題,即漢森.黃在信中提出的那5個問題。

 

葛洛夫憶起接下來發生的事。「我在家裡接到電話時,他(唐)已去了一個禮拜或兩個禮拜。『哇塞,葛洛夫先生!你絕對猜不到我拿到什麼東西。』」

 

「他說:『我拿到一封給勞倫斯利佛摩爾實驗室那個人的信,我拆了信,他們想要更多有關飛彈導引系統的資訊。』」

 

「信寫給閔國保,」葛洛夫說:「典型的中國航空信,拆信時要解開信封蓋。他解開了,因此我說:『你大概把信毀了。』他打電話給我之前就已拆了信。拆信時大概撕掉信封蓋。他另外買了信封,把信謄抄一份;信是用中文寫的。」

 

原信帶來給我

 

這個學生告訴葛洛夫,另外謄寫一份沒關係,因為收信人不會知道原來是誰寫的。「他在香港重寫了一份,」葛洛夫說:「在香港照中國人的指示把信寄出。這個小孩把原信帶回來給我。」

 

據事後回憶,葛洛夫並未見到那封也寄給閔國保、內容空泛無害的信。但由於丹.葛洛夫的努力和一點點好運,聯邦調查局拿到了漢森.黃那封要緊的信。沒多久,聯邦調查局就看出閔國保會如何反應。

 

讀過信之後,閔國保決定親自將答案送到北京。他並未按照規定告訴實驗室他打算去中國,而是由妻子打電話到利佛摩爾的辦公室替他請病假。

 

克利夫蘭精心設計了一個計策想捉住閔國保。這位工程師穿過舊金山國際機場的航站大廈時,公共廣播系統播出一個罕見的聲明,提醒乘客勿攜帶某些東西以免犯法。長長的違禁品清單當中包括火器、爆裂物,以及核武資訊。

 

閔國保排隊欲登上飛往香港的班機時,幾位他不認識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就排在他前後。乘客被告知所有隨身攜帶的行季都要接受海關搜查。閔國保的公事包和同機「乘客」的袋子,被帶到一間從外面看不到裡面的房間裡。

 

聯邦調查局探員在他的公事包裡找到兩張索引卡。其中一張卡上,有閔國保手寫的5個問題,即漢森.黃在信中提出的那5個問題。在另一張卡上,寫了第一個問題的解答,而這問題問的是在大氣層試爆氫彈時如何測量其當量。卡上沒寫另外4個問題的解答,聯邦調查局研判閔國保已經把解答記在腦裡,毋須記在紙上。但閔國保不是大氣層試爆專家,後來聯邦調查局發現他第一個問題的解答抄自某份保密文件。

 

當量測量技術以「泰勒光」(Teller light)為基礎。泰勒光因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而得名,指的是伽瑪射線與空氣交互作用產生的藍瑩光,而藍瑩光可在裂變彈(即用來引爆氫彈的那個部件)高空核爆前的短暫瞬間偵測到。

 

從事大氣層核試爆頭幾年,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科學家還未找到確切的方法來測量他們所製造武器的威力。他們想測出的一個關鍵數據,乃是裂變彈裡中子的增加率,又稱「中子通量」(neutron flux),也就是武器進入超臨界狀態時連鎖反應的速度。泰勒估算如果能測出那瞬間即逝的藍光的強度,將能相應得出中子通量。他的推斷沒錯;藉由測量藍光,便可以算出當量,即炸彈釋放出的總能量。

 

索引卡上的另外一個問題,乍看似乎是普通的物理學問題,其重要意涵要到後來才明朗。

 

一大群物理學家、核武科學家、政府律師、聯邦調查局官員、保密級別專家在機場,在閔國保看不到的地方待命,等著檢查從閔國保的隨身行李裡面找到的文件或筆記。

 

舊金山機場內的搜查正進行時,在華府聯邦調查局總部,摩爾和一小群來自能源部的科學家,聚集在負責反情報業務的聯邦調查局助理局長奧馬利(Edward J. O'Malley)的辦公室等待結果。「只要聯邦調查局在他行李裡找到不該帶的東西,就會逮捕他,」摩爾說。

 

機場那批人檢查過索引卡後,判定沒有足夠有力的證據將他逮捕。消息傳到等在聯邦調查局總部的那群人。

 

特別監視小組

 

聯邦調查局在舊金山機場不動聲色搜查,但閔國保已起了疑心。登機前他把兩張索引卡撕碎,交給他太太。她走進女廁,一名女子跟著進去,那女子是聯邦調查局特別監視小組的一員。

 

特別監視小組由監視專家組成,成員全是公務員,但不是聯邦調查局探員,挑選看起來像普通老百姓、在人群裡不顯突兀的人擔任。推嬰兒車的年輕媽媽、在外頭慢跑的大學生、留鬍子的單車騎士、提著購物袋且滿頭白髮的老奶奶、戴黃色硬殼帽的街頭修理工、貨卡裡的老粗、公園裡接吻的年輕情侶,都可能是特別監視小組一員。他們都受過跟監、照相、通訊的訓練。 (待續)

兩岸史話-獵虎行動美中間諜戰

 聯邦調查局決定不動他,同時繼續調查。但閔國保接觸機密的權限被悄悄降低。

 閔國保的太太並沒有將索引卡碎片丟在女廁裡。後來聯邦調查局人員從閔家丟棄的垃圾裡找回那些碎片,塑膠垃圾袋裡面還有狗大便。一名極敬業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將索引卡拼回原樣。

 閔國保並未抵達他原來要去的香港或中國。他飛到台灣,然後調頭返美。摩爾說:「閔回來時,從入境門走到最近的出境門,以查明機場是否還有『隨機』搜查。他已經起了疑心;他往下看著出境門旁的大廳,發生了什麼事是非常清楚的。」

 聯邦調查局監聽閔國保電話,聽到他說他已經把資訊交給某人,那人負責將資訊送到香港某個地址,卻找不到那地方。閔國保還告訴陳治利,他在機場遭到搜查。

 這時聯邦調查局面臨棘手抉擇。閔國保已把資訊交給漢森.黃,且設法回答來自北京的更多問題,包括大氣層氫彈試爆的當量如何測量的問題。這樣還能讓他繼續待在實驗室嗎?

 接觸機密權遭降

 聯邦調查局決定不動他,同時繼續調查。但閔國保接觸機密的權限被悄悄降低。在華府,能源部長每半年就得簽核批准讓閔國保留在利佛摩爾。

 到了1981年初,該實驗室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包括閔國保,已開始進行後來稱為「星戰計畫」的核導彈攔截計畫。官員判斷,讓閔國保留在實驗室,風險已經太大。

 克利夫蘭決定,找閔國保問話的時機已到。間諜活動不同於一般的罪,除非嫌犯招認,或當場被捕(很少有的事),他們有可能全身而退。銀行搶匪可能在駕車逃走時被捕,盜用公款者可能遭稽查員查獲,但間諜不一樣,他們行事隱密,常運用祕密技巧來避免遭識破。

 有時候,正面質問是管用的。聯邦調查局反情報探員質問間諜嫌犯,把已掌握的事實告知對方,有時甚至出示監視照片,使嫌犯覺得證據確鑿而招認。也或者嫌犯可能懷抱希望,認為訊問他的聯邦調查局人員會讓他轉為雙面間諜,蒐集對方的情報。有時,高明的訪談人員運用不同的技巧,就能讓嫌犯招認。

 實驗室官員告知閔國保,聯邦調查局已對他嚴重起疑,並警告他只有解決那些疑點,他才能保住工作。實驗室方面要他休假,他同意和聯邦調查局談談。

 聯邦調查局和他談了幾天,第一天,他被問到從他隨身行李裡找到索引卡的事,他表示那只是在實驗室聽演講時記下的筆記。他否認認識錢寧或漢森.黃,6小時後才承認認識,但表示他對黃寫的那些信一無所悉。

 隔天,閔國保表示他有收到一封漢森.黃的信。他同意隔天再來。第三天,他交出那封空泛無害、用來示人的信。克利夫蘭要閔國保讓聯邦調查局鑑識專家檢查那封信,他同意。

 第4天,閔國保同意接受測謊。克利夫蘭如同變魔術般拿出那封真正要緊的信的複本,就是葛洛夫靠柏克萊學生湯米.唐之助攔截到的那封。

 但調查局探員不想告訴閔國保他們如何弄到那封信,於是編出一個看來可信的說法。中國人寫信時常用事先印好格子以便行文整齊的信紙簿,每個格子寫一個字。

 如果漢森.黃先寫下給閔國保的那封真正要緊的信-事後看來很有可能-然後從信紙簿上撕下,那就可能在底下那張信紙上,也就是寫那封用來示人的信的信紙上,留下字痕。

 克利夫蘭告訴閔國保,聯邦調查局根據前一天閔國保交出的那封空泛無害的信上留下的字痕,還原出這封新的信。

 閔國保仔細檢視過那封真正要緊的信,似乎相信聯邦調查局的說詞。

 「我想恭喜你,」他說:「你很厲害。」

 克利夫蘭覺得他已把閔國保逼到死角,快要招認。實則不然。這位利佛摩爾工程師表示他想先跟太太談談,再回答其他問題。他同意隔天到汽車旅館與聯邦調查局探員見面,但是後來又打電話來說他改變心意。

 實驗室官員告訴閔國保,他沒有解決聯邦調查局提出的那些問題,因此不能在利佛摩爾待下去。閔國保獲准辭職。

 老虎逃出陷阱。但聯邦調查局已經迫使閔國保離開核武實驗室,防止再有機密洩漏給中國。

 有些認識閔國保的人堅稱,他未必有替中國刺探情報的意思,去北京只是希望建立做生意的人脈,而一旦到了那裡,迫於壓力,不得不談他在利佛摩爾的工作。而且他想必意識到,回答那些被問的問題,可能有助於他和中國做生意。

 受人好處要回報

 可能還有別的因素。在中國文化裡,受人好處就該回報,這是根深柢固的傳統,而閔國保在北京受到貴賓般的盛情款待。中國從來訪的美國科學家身上套得情報已不只一例,這些科學家覺得自己該禮貌對待東道主,最後透露出不該透露的東西。

 但閔國保似乎事先就知道自己到了北京會受到什麼樣的期望。除開這個理由,無法解釋他為何在前往中國之前的幾個星期裡,從利佛摩爾技術圖書館借出那麼多保密文件。

 聯邦調查局已將閔國保逼離實驗室,但克利夫蘭和調查局繼續追查這個案子10年。這案子要有所突破,此時最佳的切入點是漢森.黃。

 1981年3月,即閔國保被迫離開利佛摩爾一個月後,黃飛到紐約,然後訂了一張經西雅圖返回香港的機票。在甘迺迪國際機場的航空公司櫃台,他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監視,於是改飛洛杉磯轉香港。 (待續)

 至本書問世為止,這樁奇特的間諜案完全不為外界所知。「獵虎行動」案仍被列為機密,鎖在政府的情報檔案櫃裡。

 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黃搭的班機快起飛時,有名海關官員登機,請黃跟他下機。他由人陪同來到飯店,已有聯邦調查局探員在等他。黃只跟探員說了幾句話,但同意下次來美時再與他們見面。5月他在紐約會見探員,8月又見了一次,但不願再談他與閔國保關係的事。於是移民歸化局禁止他入境。

 重新接觸機會

 由於閔國保被迫離開利佛摩爾,錢寧的雜誌也遷回北京營運,錢寧於是離開舊金山,與丈夫搬到帕薩迪納。她成為美國公民,在南加大教地震學,並投入多家新公司的經營。

 此時,聯邦調查局仍在追蹤漢森.黃,希望透過這位哈佛畢業的律師更清楚掌握閔國保的動向。黃在獄中服刑兩年後於1985年釋放,但仍被軟禁了一段時間,且出獄7年後才得以離開中國。

 1980年代期間,陳文英常去舊金山,和克利夫蘭一起追查「獵虎行動」案。陳文英與漢森.黃交好,因此克利夫蘭找她幫忙。就在那幾次逗留北加州期間,克利夫蘭開始與客廳女僕有了婚外情。「據克利夫蘭的說法,是梁(陳文英)主動的,」司法部檢討報告如此說。兩人的婚外情從1988持續到1993年,克利夫蘭離開聯邦調查局後,1997至1999年兩人又舊情復燃。

 聯邦調查局找閔國保對質時,閔國保已交出他的美國護照。錢寧說她曾試圖幫他拿回護照。他於1984年拿回護照,開始頻頻前往中國,兩年裡去了8次。他還開了一家「環球國際」(Grand Monde Trading)進出口公司和「閔氏顧問公司」(Min’s Consulting Associates)。

 反情報探員是出了名的有耐性。1992年,即克利夫蘭啟動「獵虎行動」案13年後,漢森.黃回到故鄉香港,從而給了聯邦調查局與他接觸的另一個機會。

 黃希望獲准再到美國,但擔心到了美國被捕。他說他願在倫敦與聯邦調查局人員見面,商談讓他免於起訴的協議。克利夫蘭與JJ史密斯於2月飛到倫敦,有司法部一名律師和利佛摩爾一名科學家同行。

 行動無疾而終

 黃不只要求讓他免被起訴,還要求讓此案中的閔國保和其他所有人都免被起訴。聯邦調查局探員說免談,除非黃真的開竅,全盤說出閔國保1979年到北京期間和後來閔國保在加州與黃幾次會晤時所發生的事。黃真的交代那些事情,但絕大部分是聯邦調查局已經知道的。

 這組人與黃會晤了3天,最後他被告知,他本人和此案中的其他任何人都不會得到免起訴的待遇。

 「獵虎行動」無疾而終。倫敦會晤是聯邦調查局的最後希望。但知道閔國保再也無法將核武機密傳給中國,聯邦調查局可以安心,而且的確感到安心。

 至本書問世為止,這樁奇特的間諜案完全不為外界所知。漢森.黃與錢寧的關鍵角色在這之前從未被揭露。而「獵虎行動」案仍被列為機密,鎖在政府的情報檔案櫃裡。(全文完)

 編後記

 本書作者大衛.懷斯在《獵虎行動》一書中,將過去多年來中共對美進行間諜戰的著名大案始末與破案經過和盤托出。如金無怠(1985)、李文和(2000)、陳文英(2003)可讀性極高。

 本報系專欄作家傅建中為本書所作的推薦序,中共主導對美間諜戰的是國家安全部(MSS),總部設於北京郊區西苑,近頤和園,國安部設有12個局(另一說是18個局),其中,對港澳台間諜活動的是第3局,對美諜報任務分屬第7、8、9局。

 金無怠潛伏在美國中情局長達數十年,大陸國安部外事局長俞真三在80年代初叛逃美國東窗事發,金無怠因為俞的揭發而落網。

 李文和案,作者懷斯認為美國情治機關太過於專注李文和個人,事實上FBI鎖定真正洩漏核武機密給中共的是華裔航太科學家閔國保。至於本文著墨較多的陳文英,則是國安部和FBI兩面通知的雙面諜。她為FBI充當線民的所得報酬達170萬美元。

 情報圈中,對吸收情報來源的方式,不外乎訴諸情感、利誘、威脅。隨著中美戰略態勢變易和全球格局消長,雙方的間諜戰相信只會愈來愈精彩。本文只是撥開迷霧的線索發端。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