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101「巫毒式」(Voodoo)戰術偵察機是較不為人知的戰機,四十年前筆者有幸近距離接觸,掀開這頁塵封的歷史,分享一段回憶。
RF-101戰術偵察機是美國麥唐納(McDonnell)飛機公司設計製造,一九五四年出廠首飛。原設計是超音速長程空優戰鬥機,用來執行B-36轟炸機護航任務,後來因航程不足,改成攔截機或偵察機,於一九五九年開始服役,共出廠四百架。由於體積龐大,負載過重而致操作不易,歷經五次失事後,於一九七○年汰除。
中華民國空軍於六○年代接收美軍三架RF-101戰術偵察機,配屬桃園基地六大隊,機上雷達與武器裝備已改裝成偵察照相器材,最明顯是空速計後方鼻錐改成方型相機視窗。
改裝成偵察機後已無攻擊火力,在執行偵照任務時即暴露在危險的狀況下,受到攻擊毫無反擊能力,只有利用高推力噴射引擎,借助一點八五馬赫的速度優勢,閃躲逃逸,避免受到攻擊。
RF-101偵察機是雙座戰機,體型龐大,機身長二十點六公尺、翼展寬十二點一公尺、機身高五點四九公尺,停放在機棚裡與F-5、F-104等其他戰機對比,幾乎要高一倍。
當時空軍只有三架此機種戰機,建立維修能力不符經濟效益,故而較重大的維修工作都要飛到琉球美軍空軍基地執行;到六○年代後期,因缺乏零件,無法確保妥善率而陸續停飛。
七○年代初,越戰已近尾聲,美軍為自越戰泥沼中脫身,積極推動「戰爭越南化」。為強化南越空軍軍力,但當時美軍並無如F-5之類的輕型戰鬥機,於是向中華民國空軍借調一個聯隊數量的F-5A戰機。
當時F-5A戰機是空軍主力,為彌補空防缺口,由美軍派遣一個中隊的F-4幽靈式(Phantom)戰機駐防台中清泉崗機場,同時調撥約兩中隊的T-38高級噴射教練機,提供國軍飛行員飛行訓練之用。
當時桃園基地除F-5A/B戰鬥機,RF-101、RF-104偵察機,T-33、T38教練機,赫赫有名的35隊U-2偵察機,以及已除役置於停機坪扮偽裝機的F-86,戰機種類琳瑯滿目,軍用機場難有如此盛況。
一九八一年位於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附近的中正航空科學館成立,空軍將其中一架捐贈給科學館,現仍可見到露天展示的RF-101偵察機。
四十年過去了,兩岸以和諧交流替代了多年的敵對隔閡,雖然敵我鴻溝已逐漸消除,但是謝先生忠貞愛國的情操,永遠是軍人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