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半套博勝案 國軍戰力如中風, 連上美軍指揮所 才是重點
2009/11/23 10:10
瀏覽5,490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半套博勝案 國軍戰力如中風

·          2009-11-23

·          中國時報

·          【吳明杰/台北報導】

耗資逾五百億打造的國軍「博勝案」(戰場即時圖像系統)年底將完成。不過這項號稱可讓國軍「看得到就打得到」的戰場管理系統,由於我方預算有限,只好選擇性地在部分美系武器上裝配,法系和國造裝備多被迫排除。軍方內部不諱言,半套「博勝案」完成後,國軍行動將「一手快、一手慢」有點像中風。

     

「博勝案」是在民國八十八年由前美國柯林頓政府在下台前同意售台,當時美方開價高達七百多億,是近十年來美國正式對台軍售金額最高的一項,我方因預算有限,最後只陸續通過五百三十億預算「先做半套」。

     

選擇性裝配 幻象、經國號未納入

     

據指出,在與美方妥協後,「博勝案」最後只選擇在空軍六十架F─16、六架E2T預警機,還有空軍作戰指揮部、三個地區戰管中心的「強網自動化管制系統」;海軍的作戰中心及兩艘成功級艦、三艘拉法葉艦和四艘紀德級艦;以及陸軍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等,加裝美系的Link─16終端機,將原本分屬三軍不同的指管系統先進行整合。

     

這項大規模武器系統整合計畫,不僅現有一百四十餘架F─16/B型戰機未全數加裝,原先規畫裝備的二十架法製幻象戰機,也在花費三十六億元預算後,卻因美方無法協助鏈路整合,最後在民國九十六年放棄加入而被排除在外,而國造的經國號戰機更是一開始就未納入整合計畫中。

     

指揮不協調 效果有限還被削一票

     

換句話說,年底「博勝案」建置完成後,不僅在台海上空巡弋的空軍F─16戰機和幻象戰機之間還是無法直接通聯、分享情資,連同型的兩架F─16戰機之間,只要沒有加裝「博勝案」平台,也無法透過戰場圖像進行聯合作戰,還是必須透過傳統語音系統指揮協調,而整個國軍的指揮,也因此一分為二,形同「一手快、一手慢,兩手無法協調」的中風機器人。

     

國軍將領坦承,「博勝案」的成效確實不如預期,而整個軍購案過程中也發現,很多系統的零附件國軍其實都有能力自製和採購,但卻被美方剝了好幾層皮,有些電腦設備美方還是跟國內廠商採購再轉手賣給國軍,雖然這套系統對國軍指管通情能力有提升,但也花了很多冤枉錢。

 

 

連上美軍指揮所 才是重點

·          2009-11-23

·          中國時報

·          【吳明杰/特稿】

 國軍在硬體的武器裝備質量上早被共軍超越,目前唯一還保有優勢的就是軟體上的指管通情和資電戰力,無奈美國對台軍售價格高昂,導致國軍在建構「博勝案」時只能做半套,也因而花了五百多億後,三軍未來還是只能「單手單腳、半聯合作戰」

     

美國售台的「博勝案」,當初並非台灣主動提出,而是美軍認為台灣必須要做,我方顧及台美關係,只好硬著頭皮擠出預算埋單。原本以為花點小錢就可把國軍經脈打通,沒想到卻要掏大錢把國軍整個去血換骨,弄到最後只好先做半身手術。

     

「博勝案」的成效在軍中一直引發爭議,有退役將領就認為,如果國軍其他軍購未能配合,花再多錢整合系統都無法達成聯合作戰,再說台灣是守勢作戰,聯合作戰與「博勝案」指揮體系都是美軍攻勢作戰思維,並不適合國軍,反而還削弱軍種獨立作戰能力。

     

不過最讓人質疑的,則是審計部曾發現國防部以「博勝案」名義,以三十六億高價請美方研發幻象戰機數據鏈路系統,但最後美方卻表示沒有能力,而在民國九十六年終止,結果軍方不僅只拿到兩份文件與二十二台終端機整個研究經費款項也去向不明,形同被美方當凱子削。

     

但另一方面,共軍對國軍的「博勝案」工程則高度關注,先前美國爆發的郭台生間諜案中,郭台生即在當時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柏格森協助下,將「博勝案」情報機密交給中國,導致美台軍方一時風聲鶴唳神經緊張,顯示「博勝案」被美方重視的程度。

     

將領認為,對美採購「博勝案」的效益,其實政治本來就大於軍事,台美間重啟軍事合作交流,「博勝案」是很重要的引子,更重要的是,「博勝案」為台美日後可能聯合作戰預留了後門,國軍完成這套系統後,透過美規的Link-16可直接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和駐日美軍指揮所連線,構成台海防衛聯戰系統,這才是當初建構「博勝案」的背後價值。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其他
自訂分類:真正是豈有此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