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請問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為何堅持自選最佳解答-
2016/07/08 01:14
瀏覽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標題:

請問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為何堅持自選最佳解答?

發問:

請問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為何堅持自選最佳解答? 更新: 最近工作忙 無法一一列舉 下次發問會把他選的荒謬答案一一列舉 此題是實是求是討論 他本人又不針對堅持自選提出看法 表示他會繼續堅持 但是對於不適當的發問與自選 我一定堅持討論到底 說我執 說我痴 都沒關係啊 問題我看不到智慧的成長 為什麼會有末法時期 不就是各自為王嗎? 更新 2: 回答者: 靜 ( 實習生 5 級 ) 他的量多 不良率就多 這是重點 更新 3: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老子》 佛學不分高賤 要善分別知見 更新 4: 茄子 ( 初學者 4 級 ) 正知見的人,何來分別之見,故正知見者其心寂滅安然,無法可生~ 若人於法之中,見法生法,則不名正知見的人~ ==== 我們都還沒能善分別 所以要分別清楚 如果你能無分別 你也不會像我只在佛版混而已 更新 5: 意見者: 優等生 ( 小學級 2 級 ) 切莫因此起嗔 , 心被緣境所繫缚, 過度成魔。=== 謝謝提醒 請繼續觀賞 更新 6: 意見者: 茄子 ( 初學者 4 級 ) ..把你對 Sage Mao 的可生心圓滿滅渡,他就是你的覺境,若無法止息,那只是告訴他人你的迷心在作用而已啦~ ===== 我迷不用勞你操心 承擔不起 我迷不會濫用資源 不會亂發問 不會亂選最佳解答 更新 7: 意見者: Sage Mao ( 實習生 1 級 ) ..不要被人虛浮的話欺哄。~《聖經》〈以弗所書〉5:6 === ==2012年7月16日(一) 發問中題數超過佛版總題數的1/2 114÷225=0.5067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 這些都是出於你手 既在乎發問數 又列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那一個才是你啊? 更新 8: 意見者: 日月入懷之一切皆法身 ( 大師 1 級 )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謝謝 這句目前最適合 Sage Mao 大德 如果您能了解他的心 您一定會起慈悲心去關心他 在佛版沒有所謂的外人 路遙知馬力 日久知人心 更新 9: 本題選擇 回答者: 羊 ( 大師 1 級 ) 為最佳解答 理由 非常用心與知見如法 明早結案 謝謝 靜 ( 實習生 5 級 ) 老黃 兩位大德參與回答 謝謝意見欄用心發言大德 及贊助點數好友 更新 10: 知音路過 窮瘋東降賣字郎,今價而孤之,虛... 兩位大德參與回答 更新 11: 非常謝謝二位 更新 12: 我倒是建議知識家直接安裝電腦發問程式 分成人性版與電腦版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反正去答他題的人也無法了解 他吸收多少 只是我更不明白 為什麼某位知識長 沒被選為最佳解答 好像就不再回答了 說真的 爭論佛法是一回事 豈碼事後會起相對思惟作用 但是去回答一個深淺都問 而又不討論的心態 在我的看法是被他愚弄了 因為他的心思並不是那麼難解 會認為在幫助他的回答者 是否可以深思一下 對於我該說的全歸於此 謝謝各位的參與 更新 13: 謝謝意見者: 茄子 ( 初學者 4 級 ) 我是在看一個生態的演變 我的說法也要負責任 也許我對的他的了解不對 但即使我對了 我也不認為我贏了什麼 現象是如何在演變才是我的主題 個人深入的需要程度不一 時間會說明一切

最佳解答:

次草佛友您好 圖片參考:http://d.yimg.com/mu/nimage/8a56e7f02f53a6f8 請問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為何堅持自選最佳解答? 有好多佛友來回答 在意見也說很多 都很好 相信次草佛友是有佛學基礎才會提問這問題 仁者心已動喔 缺乏佛學正知見的人 是見法能利利己 很急切法 只是不知如何入門 體諒他們處境 更深法門不能相應 不能契心 聽不懂真髓 停留見山是山 所以自選最佳解答 不足奇怪 次草佛友如果您要下去回答 應該思索對方佛友何等程度 即使自己回答很好 沒選上 還是一鞠躬 歡喜心 不能契機 要反省自己 說法不能被對方用 如無說法 這就是佛陀說法四十九年 大家如行不如法 有如佛陀沒說法一般 世間事任何遊戲是沒有圓滿 自選與票選都有缺點 回答問題要靠智慧 不得罪人 廣結善緣是大學問 羊後學來佛教版已經一年多... 種種問題點滴在心頭 認識很多有佛學基礎 能相應 都會默默欣賞他們佛學 讓後學吸收很多 勝過後學三十幾年所學 這就是後學喜歡佛教版 有時間就來欣賞大家發問問題 有的發問不理想 醜醜馬 還有一步踢 但是來回答眾佛友回答很好 後學就學到 這一步踢 積少成多 感恩大家眾佛友 阿彌陀佛次草佛友發問問題讓大家深思 希望大家不執宗教 更圓融 修行都能更上一層樓 眾生是諸相實相 以平常心看待 有的是護法心切 有的知識友來回答以不同角度說出他們看法 論說不能議論對錯 在於能不能相應 心境如何看大家回答就顯示出來 佛友觀察很深入 懂得心內求法的人 自然會比較輕安隨俗 修行就是如此 以清淨心 如何降伏其自己心 就是入門 在於功夫 不會跟外在諸相其舞 擾亂其清淨心 佛佛平等 那有高下 那來紛爭.... 歸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羊後學來佛教版也有一年多時間 發現好多深藏不露 修行很好 有的離開佛版 現在也交一些能相應佛友 感恩他們來投後學的票 及贊助點數 阿彌陀佛 再謝恩 羊後學祝福大家廣結善緣 法喜充滿

其他解答:

次草 大德,阿彌陀佛: 眾生各個根器不同,見解也就不同,對佛法的理解程度因此也不一樣。末學雖然才剛進知識+佛版,也回答過 Sage Mao 一些問題,因此可以理解大德的感受。但何不把這境界當作六度裡忍辱波羅密的一種修行?況且六祖慧能大師也曾提過:「若真修道人,不問世間過」。再說,《地藏經》裡(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許多因果業報也講的非常明白;也提到「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大德不必太過在意,專精於自己的修行即可。祝萬事吉祥!|||||我所擁有的!都是人家富與我的~~這次來只是還淨天下。 2012-07-19 22:10:25 補充: 不必在意~發問者都必須背負問題則認的~~~莫可奈何! 心寬且體傍。 揹著!揹著!您就習慣成自然~~忘忽所以然來。 尚且不論好壞~~它都是自找的存在。 2012-07-19 22:20:39 補充: 這世(釋)道就是如此,層層疊疊,妙不可言!~~~ 張大千潑墨畫啊!|||||我們只能盡力說 因為別人會我行我素 總是累劫所成 誰是他的良緣 ㄚ哉|||||不用在意! 隨順眾生緣,心無罣礙 啊!|||||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觀照→照住→照見 止(放下)→觀(看破) 觀(看破)→止(放下) 止(放下)→觀(看破) 觀(看破)→止(放下) 止(放下)→觀(看破) 觀(看破)→止(放下) 若是看不破也放不下,放不下也看不破。 那麼就來念這一句六字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 提起佛號放下萬緣,南無阿彌陀佛。 制心一處(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隨緣說說《僅供參考》 阿彌陀佛! 末學合十|||||聽說佛經曾提到 某些僅佛才知道 那就實在很難搞 正邪與否誰敢保|||||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老子》 ----------------------- 就是因為...自以為[貴];自以為[高]..... 所以如開題所說....沒有正知見!! 2012-07-19 13:30:18 補充: [茄子]可真知[次草]大德的[心]否??? [茄子]也對[次草]的可生心圓滿滅度否??? 當就事論事.....最清楚明白....勿多作他想!!|||||. 自選. 票選, 均有弊端。 非佛子不能依佛成事 這是正常普遍現象 切莫因此起嗔 , 心被緣境所繫缚, 過度成魔。 .|||||這就是所謂的「自以為是」?2DFBFFA78A0B7F41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音樂
自訂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