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10年元旦之「塔魔巴尖」重裝縱走記行
2010/01/08 14:33
瀏覽7,771
迴響2
推薦53
引用0
塔魔巴尖_縱走

曦光月影翠微開,帳冷巴山落碧台。
霧泊南湖圈谷雪,煙籠四秀絕峰槐。
足攀石嶂窮千里,眼望雲鄉遍九垓。
豈靠松蘿添粉黛,蘭陽勝景似蓬萊。




「塔魔巴尖」,乃「塔曼山、玫瑰西魔山、巴博庫魯山、復興尖山」等四座中級名山的簡稱,位於台北、宜蘭和桃園三縣的交界地帶,地處偏遠,人煙稀少。由上巴稜登山口起登,四山連走,下到四稜溫泉登山口,即所謂的「塔魔巴尖」縱走,屬中級山裡面,高難度的經典路線。一日行程,健腳至少要14小時以上(含休息),所以一般人多只選「巴尖」縱走或「塔魔巴」縱走,或單攻一座山頭而已,鮮少四山皆選。所以「塔魔巴尖」,真個名如其實,輕裝已難飛度矣,遑論重裝行。
此次因周盛松計畫元旦要在巴博庫魯山頭看日出,才會安排個重裝二天行,否則依他的個性,保證輕裝一日就擺平,不會多浪費一天。最後,變成二路會師在巴博庫魯山,想輕鬆行的輕鬆行,欲嘗試魔鬼訓練的,則走全程,如此一來,除各取所需外,也解決了麻煩的交通接駁問題。

巴博庫魯山看2010年1月2日的日出

各山頭的基本資料:
塔曼山:2130米,No.6263號三等三角點基石,台北縣第一高峰,但無展望。從上巴稜有步道直通,路況稍佳。
玫瑰西魔山:1885米,無基石,但有一不鏽鋼基樁,也無展望,林道少人走,非常原始。附近有一如煙似夢的玫瑰池,加上基點位於綠衣森林中,酷似魔幻的世界。因位在塔曼與巴博庫魯二山之間,難以單攻,屬冷門的中級山。
巴博庫魯山:又名馬望來山,2101米,擁有一等三角點基石、360度展望,為台北縣第二高峰。可俯瞰蘭陽平原、遠跳南湖大山和大霸聖稜線等。本次行程,即紮營在此。此山單攻者居多,登山口在明池。
復興尖山:原名尖山,1852米, No.6231號三等三角點基石,因孤峰獨峙在稜線上,一樣擁有360度展望,視野奇佳。在復興三尖中,排行老二。此山單攻者較多,登山口在北橫59.3K、四稜溫泉入口附近。

巴博庫魯山二路會師合影

活動日期:2010年1月1日~2010年1月2日
活動單位:龍潭山岳協會、桃園長青
天氣:陰時多雲,晚上北橫路上的溫度計顯示11度C
參加人員
A隊(塔魔巴尖):周盛松(領隊)、簡火龍、游水龍(桃園長青)、徐福運
B隊(巴博庫魯山單攻):王錫堂、蔡吳香(嚮導)、葉秀榮、羅其忠、毛慧蓮

交通接駁:七人座2台,先由堂哥載A隊到上巴稜登山口,返回後,一台車放四稜登山口,一台車載B隊到明池登山口。

登山路線
A隊:上巴稜登山口 →(1小時53分)→ 塔曼山 →(2小時47分)→ 玫瑰西魔山 →(3小時57分)→ 巴博庫魯山(宿) →(4小時24分)→ 復興尖山 →(2小時13分)→ 四稜登山口......(二天重裝,共花15小時又9分鐘,含小休、不含大休及午餐時間,玫瑰池輕裝往返不計)
B隊:明池登山口 → 巴博庫魯山(宿) → 明池 → 四稜(北橫59.3K)會合

塔曼山,2130米,No 6263三等三角點,台北縣第一高峰


************************
第0天(2009.12.31,星期四)
************************
19:20 龍潭出發。
21:31 抵爺亨溫泉蔡吳香的朋友家,9人包下一間獨棟的民宿,有四間日式廂房,寬敞。
23:00 酒酣耳熱後,就寢。

************************
第一天(2010.01.01,星期五)
************************
03:30 起床...月蝕的痕跡仍在,羅博士有拍到月蝕尾巴的畫面。至於流星雨,因雲層太厚,無緣觀賞。不必那麼早起的B隊人員,也全部起床,一起早餐,並在門口歡送A隊出發。
05:06 抵上巴稜大水塔旁之塔曼山登山口。
05:25 整裝後起登,入口在大水塔的左側,摸黑前行約50米,左旁有一木頭指標。堂哥與蔡吳香,在目送我們四人進入山路後,原車返回爺亨住宿處,準備接送B隊人員到明池。
我們很自然依周、簡、徐、游的順序上行,想不到,這正是這二天腳程的排序:前二人是為「超人二人組」,後二人則為「苦苦追趕二人組」,二組中各擁有一條龍...火龍與水龍!
05:53 第一次小休息。黑暗中,一路在潮溼的步道上緩上,也不知身在何處,只有經過所謂的ㄇ字型巨木橋時(上面釘有ㄇ字釘止滑),印象比較深刻些而已。反正打頭燈趕路,再好美景,也是一片漆黑。
06:20 第二次小休息。有片紅色霞光,從東方厚實的烏雲上方橫透出來,天色漸亮。可惜天空不作美,加上林道樹林密佈、展望不佳,並未看到完美的2010年第一道日出。
06:42 路旁2塊被鋸斷的檜木圓材,上標"24"的數字,木香濃厚,忍不住吸了幾口。在此小休2分鐘。
06:56 小休。東方已日,在稜線上的林縫中,試圖尋找第一道曙光的蹤跡,仍只是紅霞一片罷了。
連續一個多小時的緩上坡,重裝真的累人,「苦苦追趕二人組」只好一個用照相、一個用喝水當藉口,伺機要求休息。此去路程遙遠,不靠照相,只憑有限腦力,記錄會寫不出來或錯誤連篇的,這倒是實情。

過塔曼山後,進入原始林,多箭竹且溼滑,最好穿上雨衣褲

07:18~07:50 抵『塔曼山』基點,No 6263三等三角點基石一顆。大休息38分鐘。重裝上來,共花了『1小時又53分鐘』,勉強算符合領隊的要求。
此處為通往拉拉山、玫瑰西魔山的三叉路口,有紅色壓克力指標,不虞迷路。基點四週樹叢圍繞,無展望,箭竹有剛被整裡過的痕跡,感覺清爽。周盛松拿出他的攝影機,補捉台北縣第一高峰的影象,游老師還特別在鏡頭前,發表2010年元旦感言。
在拍照與補充體力後,大夥套上雨衣褲,準備迎接後段更嚴苛和潮濕的路程。此後,除夜宿外,雨衣褲都不離身,過著內部比外部還濕的日子。不過,這卻是保暖的方式之一,因為只要『一路有在走動、且不讓外部"冰冷"的露水滲進衣服』,則內部衣服雖濕,卻能保持一定溫度(猶如溫水般),不會覺得寒冷。但,切記,一到紮營地或返回停車處後,一定要盡快將濕衣換下來,才不會有失溫之虞。
沒辦法,塔魔巴尖這段路程,走的人不多,一路箭竹、倒木、沼澤、黑森林尾隨,乃名副其實之難行,穿上雨衣(或防潑水透氣衣褲),絕對是明智的。
整裝完畢,大夥依指標,取右,離開塔曼山,往玫瑰西魔前進。

枯木展望點,看雲海

07:52~07:58 枯木展望點。此時剛好有雲海,綿滾於拉拉山、魯培山和北插橫屏間,較矮的北插山頭,若隱若現,憑添仙境之感。周盛松將畫面用DV拍存起來,晚上特別拿出來與B隊人員分享。這個地方,也是「塔魔巴」三山之間,唯一的展望點。由此可見,這段路程走起來,有多麼的黑暗與辛苦了。
隨後,即是一段漫長的原始林與箭竹林下坡路…
09:28~09:58 倒木營地,大休息30分鐘,補充體力。這營地寬敞,旁邊搭一帆布外帳,似獵人所有。
10:33 小休息。旁邊山谷,仍隱約可見捲動的雲海,可惜林叢太密,無法盡覽。

如魔似幻的玫瑰西魔山,一點都不像基點或山頭

11:15~11:28 經過一段漫長的上坡後,抵『玫瑰西魔山』基點。無基石,無展望,只有一活動式的不鏽鋼基樁,上刻「玫瑰西魔」四字。由塔曼山橫渡過來,扣除大休息時間,共花了『2小時又47分鐘』,真乃漫漫長坡也。
此山頭,由滿佈青苔的樹根、和似魔幻世界般的綠色樹林所構成,乍看之下,完全沒有一般基點空曠或高突的特徵,若不是有基樁存在,很容易擦身而過。
四個人,各拿起活動基樁,在不同地方,拍了攻頂照...此時,頭頂有道陽光灑了下來...
左直行通往茶墾山,有一片已鏽蝕的小鐵牌指標,路況不明。右轉往巴博庫魯山,無指標,容易錯過。剛好旁邊有人在樹上刨平了約一尺長的平口,於是拿出簽字筆,寫上"巴博庫魯"字樣並畫上箭頭,補個簡單的標示。

如夢般迷濛的玫瑰池,薄霧中,更添神密色彩...

天淨沙_玫瑰池
崇山峻嶺橫岡,青苔古木雲鄉,薄露浮花草蕩。波心微漾,嵐煙輕透曦光。


12:13~13:17 下抵玫瑰池叉口平台,輕裝拜訪玫瑰池後,午餐。
游老師上回曾來過,決定原地休息,不攻玫瑰池,周盛松只帶火龍和我前往。一路順山溝下行,約7~8分鐘即達,在此停留和攝影了15分鐘,補捉美景。卸下重裝後,渾身舒暢,走起來輕快多了。此時,玫瑰池中煙霧迷濛、枯木三兩橫亙、池水淺黃、池邊綠草蔓生,真乃仙境也,疲勞感頓時減輕許多...
這次,四人負重皆在20公斤以上,尤其,游老師第一次背重裝,什麼東西都想帶,行進速度反被自己的裝備所拖累。畢竟中級山的稜線,與百岳的矮箭竹草原不同,一路仍須在濕漉漉的林中,上下攀鑽不止,重裝,的確痛苦。領隊衡量情勢,決定中午大夥煮麵的用水,向游老師先借用,到紮營地點後再歸還,以減輕重量。果然,下午行程,游老師的腳程就正常多了。

玫瑰池畔

13:22 鑽越一巨木樹洞,前行的路跡非常清楚,遂順勢直行約50米…但路卻越來越小、又無路條,領隊發現異常,判定走錯了。當折返樹洞處,才見其右上方約4米處,有一路條在飄盪著…原來,這裡就是著名的迷魂處,有不少人在此吃過悶虧。的確,一條登山條顯然太單薄了,埋頭苦鑽者,容易錯失,於是周盛松在右側邊又補綁一條,希望有幫助。這次一路上,應補有20~30的路條,但長路迢迢,撒下去,似杯水車薪而已。

大樹牆營地,非基點卻有對空標誌,很特殊

14:26~14:42 到達大樹牆營地,有對空標誌,休息17分鐘。
此樹牆由巨大倒木之樹根倒臥而成,似個2層樓高的屏風,其根著之原地,則已平空一片,成為自然的營地。營地入出口二邊,另各橫躺著巨木樹體,似進出的門檻。
領隊打開對講機,與堂哥聯絡,真巧,B隊人員正踏上巴博庫魯的基點…領隊告之,我們約在2小時後會到達。
15:22 過一獨木橋後,開始進入碎石陡上坡。
從玫瑰西魔到巴博庫魯這段,乃標準的黑森林路,無展望倒還其次,倒木濕滑也可以忍受,但要重裝連續通過幾個長陡陂,才真讓人叫苦連天。很好記,前面的幾個陡坡不理會,從過巨樹牆開始起算,共還有三個大坡要去克服,碎石坡屬第二段。令人刻骨銘心的,絕對是那最後一段的箭竹林坡,雖平淡無奇,卻又臭又長,在體力將耗之際,著實磨人。好幾個大跨距垂上處,腳已無力抬起,乾脆耍賴,用膝蓋跪著上去算了,這正是穿雨褲的好處…
15:53~16:03 過碎石坡後,在一平緩處,休息10分鐘。以周盛松的標準來說,這10分鐘算大休息了,他的小休只能給2~3分鐘而已。此時,有摸黑的壓力,休息控管更嚴格…
16:50 終於抵達巴博庫魯山前的三叉路口了。有紅色壓克力指標,左往棲蘭山/明池,右上巴博庫魯山,拍照後,取右。
在這裡向山頭大喊,堂哥他們已經聽得到了。

碎石坡前的獨木橋,小心濕滑

16:55 抵『巴博庫魯山』基點,與B隊人員會師成功。從玫瑰西魔過來,扣除大休息、玫瑰池往返與午餐時間,實際上花了『3小時又57分鐘』,真是一場苦戰啊!
此時,B隊人員早已熱好燒酒雞,久等矣。雞酒由周盛松準備,聽說由羅博士從明池背上來,真的不容易…
基點霧氣籠罩,雖未下雨,矮叢葉上卻露水凝重,加上冷風颯颯,疲憊又衣服全濕,所以感覺特別寒凍。直到換掉上衣,喝過雞酒,才略覺好過些。停下來後,才知今天雙腿實在操很大,已有"鐵腿"的現象了。全程近11.5小時的疲勞行,操啊!

巴博庫魯山基點上的月色

巴博庫魯山乃一等三角點,擁有360度展望,為台北縣第二高峰。入夜後,蘭陽溪平原的夜景燈火,似近在腳下,很是美麗。一開始,大夥還誤以為是台北市的夜景呢。平台上剛好可紮二頂帳篷,一頂6人帳由蔡吳香負責,另一頂4人帳則隨我從塔魔巴一路翻山越嶺過來(備供A隊緊急時,迫降用),這也是我被操很大的原因之一。還好第二天,請堂哥幫忙背下山,才讓後續攻復興尖的行程,輕鬆一些。不過,這4人帳擠4個人,根本不能翻身,顯得小了些…

從巴博庫魯,看大霸與武陵四秀的殘雪

2100米的山頂,愈晚愈冷,大夥只能擠在6人帳內喝酒聊天。不過,與其說聊天,還不如說是『上課』來得恰當些。因為,在陳高的助興下,全場早交由補教界的名嘴…周盛松周老師一人在唱獨腳戲了,話題一個接著一個,什麼毛老師、游老師的,通通在旁邊插不上嘴。大夥聽到後來,昏昏欲睡、只好頻頻點頭,連堂哥都耐不住側臥起來了…不是說書的講不夠精彩,而是大夥昨晚在爺亨睡不多,白天又被操到,當然累翻。
晚上八點多,眾人紛紛躺平。周盛松直嚷:「這山頭上又沒地方去,不"聊天"要幹嘛?」步出帳篷,發現月亮及夜景美麗,還出聲招呼大家出來欣賞。一躺進帳篷,又馬上撥電話去嚕會長(手機訊號優良),大談他「巴博庫魯5路會師」的計劃,一路明池、一路棲蘭山、一路玫瑰西魔、一路復興尖,另外一路叫做"直昇機空降",由他負責,因為所有路線,他都走過了…後來,他又和睡在旁邊的游老師哈啦起來,講的口沫橫飛,直到10點多才罷休。開頭我還有在聽,後段則迷迷糊糊,不知所云…第一次夜宿基點上,帳內好熱,帳外好冷,半夜風大!


雙龍會:左水龍、右火龍

************************
第二天(2010.01.02,星期六)
************************
05:35 眾人起床。結果,天空濃雲密佈,期待的日出與雲海,似乎打折了。不過,月亮在天空若隱若現,另有日月同源的景觀可看。
06:05~08:30 東方紅黃色的霞光,破雲而出,大夥一邊整裝與早餐,一邊欣賞日出美景,也不忘對大霸的殘雪、南湖的圈谷地形、唐穗與雪白等連稜,指點一番,並在天色光亮後,拍團體照。巴博庫魯不愧為一等三角點,展望真的一級棒,是觀察南湖圈谷的佳點。
08:30 A隊整好裝,依指標,起程往復興尖推進。B隊則好整以暇,慢慢由原路下返明池。

好大的猴板凳,給猴王坐的

09:02 小休息。正巧,旁邊有朵超級大的猴板凳,比真的板凳還大,首次遇到如此巨碩之Size,保證猴子不會掉下來。
09:39 瘦稜段開始。從巴博庫魯下來後,足足在箭竹林中游泳了一個多小時,才脫離苦海,但旋即面臨更險峻的峭壁危岩段。
09:44 第一個危岩攀登處,有繩可輔助。大部分人對巴尖縱走的危岩段,鮮少描述,建議有懼高症者,行前要三思。

愈險處愈美...生長在瘦岩上的五葉松

09:51~10:08 2028峰,峰頂由岩石所構成,寬約2~3米,長約10米,二側則深淵垂立。上面點綴矮叢數處,更有絕俗的小棵五葉松,一峰獨聳、眾山環繞,谷深雲飄渺,簡直擁有鬼斧神工之美。360度的展望,可前看復興尖山、唐穗到雪白山一線和大霸聖稜線,右看塔曼與玫瑰西魔連稜,左看南湖大山,後探來時路...不管站在什麼角度,都是美景當前。
人說巴尖縱走,是中級山中的經典路線,而2028峰,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段,連復興尖本尊也略遜一籌。

過2028峰後,另有一危岩瘦稜,等待攀越

10:17 第二個危岩攀登處,寬不及1米,此處無繩可輔助,全靠臂力抓石尖而上,重裝要注意重心勿後仰…二側絕壁深不見底也…這是巴尖縱走中,最危險的地方。此段路處處皆展望點,唯瘦稜險峻,行走其間,眼睛不宜亂瞄。
10:25 瘦稜轉下行,一路攀附而下。低矮樹叢旁,有白色松蘿。
10:44 下抵林間小營地。前方不遠之左側,有小池一個,水色略黃褐。
11:00 幾處約10米高的連續小坡,間雜有水草綠披的沼澤地,景觀雖美,卻會讓人深陷泥中,小心經過。
11:18 遇十年前桃園長青向陽隊留下的指標。

瘦稜上的白松蘿

12:25~13:10 抵復興尖的前峰...1787峰,在此午餐與休息45分鐘。
抵1787峰前,有一段累人的瘦稜要攀爬,開頭處為一不易抓緊的斷崖陡上,小有危險,需小心上行。
可能昨晚58度陳高喝多的關係,領隊周盛松此時感覺腸胃悶悶不舒服、一副消化不良樣,把剛吃完的午餐,吐個精光,吐完後,神色才慢慢緩和了回來。不過,這一點都不影響他後續行進的速度。
自越過2028峰,共翻爬了三座疑似復興尖的假山頭,每次都以為快到了,結果不是,士氣幾乎被玩弄殆盡。
在1787峰午餐完畢,準備起程時,林間已雲開霧散,突然發現高聳的復興尖山,就挺立在眼前…而那個陡上坡,好高好瘦,好有壓迫感…
13:20 往尖山與巴博庫魯的紅色指示牌。

長滿綠衣的沼澤地

13:40~13:55 攻抵『復興尖山』基點,No 6231三等三角點基石一顆,有對空標誌和杜鵑矮叢。早上從巴博庫魯一路過來,扣除大休息與午餐時間,共花了『4小時又24分鐘』,但因裝備減輕,所以有點累又不會太累,比昨天好多了!
果然是個360度的A 級展望點,眼睛不由得為之一亮。加上先前的2028峰、巴博庫魯山,三點連成一線,尤如走在雲端般…「巴尖縱走」之所以出名,其來有自矣。

沼澤地上的水草

一登上基點,氣還沒調好,周盛松就喊說:快看二側肩部稜線上的「雲瀑」…正快速變幻流動中,非常漂亮。剛才身在霧中,不識真面目,如今登高下望,才能拾得雲瀑之全貌。以前在拉卡山看雲瀑,是仰望北插天山,現在的雲瀑,卻出現在山腳下,果有百岳高山的氣勢。
極目西眺,李棟山、內鳥嘴山、那結山,孤聳於雲海間,似海市蜃樓。夫婦山、塔曼山則分層在右,整個山景十分浩瀚深遠,令人胸懷開闊、神遊八垓。此時,復興三尖正巧連成了一個〉字形,千里一線牽,我今天也正式完登了復興三尖!
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上巴稜過度開發的景象,從這裡一眼望去,歷歷可見,好似把塔曼山的左半部,剃髮出家了一般,光禿一片。
只停留15分鐘,領隊怕摸黑,也怕擔誤與B隊在四稜會合的時間,開始催促下山了…

從復興尖山遠眺夫婦山與那結山...合稱「復興三尖」

14:35 路旁掛二個電線竿絕緣用的白色礙子。
從尖山頂下來,大夥一鼓作氣,埋頭猛衝。不過,先是一段盤根陡下坡,我和游老師的功力不足,怕摔,實在快不起來。接著是類似北插的爛泥漿路,但平坦些,則勉強跟得上周盛松和火龍。一直到過庫魯山叉口,變為似南插的下坡山路後,速度才算真正跟上了。
15:07~15:12 庫魯山叉口(1689峰下),小休5分鐘。
周盛松本不打算休息,想一路拉到登山口去,硬被我們用"喝水、照相"的藉口給擋了下來。此時,游老師竟還從背包中,拿出二棵橘子來…厲害!他的背包,也深重不可測…
在尖山頂,周盛松說後面的行程,"一路往下、保證輕鬆",結果,在到達庫魯山叉口前,回馬槍似地冒出個小上坡來,害大夥口中殘存的那股氣,差點破功漏光。想不到平日不起眼的小山坡,對重裝的人說,卻可以恨得牙癢癢。
15:43 往尖山的紅色指標。
不久之後,周盛松哦了一聲說:「有人上來耶?」原來,我們對講機沒開,堂哥和蔡吳香不放心,親自從四稜上來迎接了…夠意思!
16:08 全員下抵北橫59.3K的四稜登山口,B隊人員正恭賀大駕。幸好B隊一路輕鬆慢走,所以沒有等很久(不到半小時),為此次塔魔巴尖的重裝行,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從復興尖下來,全程共花了『2小時又13分鐘』,算是最好走的一段路了!
整裝,賦歸…

復興尖山的路標:電線竿絕緣用的白色礙子

結語:
綜觀這二天的行程,時間的安排,非常剛好,均在天黑前即抵達預定地點,沒有多耽誤,這,與人少、體力又誤差不大有關。也看到了月蝕、蘭陽夜景、日出和殘雪山景等,當然,該操的也操到了。雖泡溫泉、日落、霧淞與流星雨,因雲層、溫度或疲累而錯過,但這些額外的附加物,失之仍瑕不掩瑜,反可為下次的光臨,埋下伏筆。
堂哥和蔡吳香的辛苦交通接駁與住宿安排,也讓這次的縱走行,全無後顧之憂…感恩!


(其它相關登山照片,歡迎參訪個人相簿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興趣嗜好 運動
自訂分類:遊山玩水
迴響(2) :
2樓. 廖秀箐
2011/02/20 19:21
羨慕
真羨慕你們 能親身欣賞 台灣山林之美 我的目標
循序漸進, 將腳力與體力練好, 每個人都有機會欣賞到台灣山林之美的!
郊山、中級山、百岳、古道等, 各有特色, 均蘊含美麗景物, 若已然身在此間, 就放開心懷好好欣賞吧~~ 福運2011/02/21 19:27回覆
1樓. 馬蹄
2010/01/14 19:35
*_*

讚喔..

很不錯的挑戰..

我也想試試,不過裝備不足..


馬兄胸懷萬里,闖蕩天下,當然可以挑戰囉…

但個人仍要進一步說明一下,以免大家誤解。畢竟登山行程,與一般大眾化旅遊路線不同,事前一定要充分準備,才能確保安全。
例如本文中,尤以"塔魔"段最為原始、易迷路,一定要有熟悉之嚮導帶領方可,並不建議獨行。若裝備不足,可採輕裝一日行方式,選擇精華之"巴尖"段縱走,或單攻展望360度的復興尖山、巴伯庫魯山,比較可行。
原則上,任何登山行程,不管自組隊或報名參加登山社團的活動,都要選擇有經驗的嚮導帶領、且避免獨行,才是正確的作法。 福運2010/01/15 08:3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