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內涵是民智和公民參與
選舉和言論自由是民主的直接表現(當然要達到這個階段,人民已付出相當大的犧牲), 而最大的內涵則是民智和公民參與。民智除了表現在整體學歷和素養的提升,更表現在人民維護自身和他人文明、正義、自由的堅持上,並對政府形成強大彈劾、罷免壓力。公民參與則表現在NGO和志工事業的蓬勃發展,使政府權力和機能極小化,而人民直接參與最大化。有人說,高度成熟的政治是人民都不用傷腦筋去煩惱政治。如果政治高度成熟是想依賴在政客的良知覺醒那就省省吧,國家的主人如此怠惰,只想不勞而獲,才是政客能夠上下其手、政治會有紛亂之因。
◆民主的關鍵在制度
群體生活的物種,血液裡天生就有服從領袖的基因,但有智慧的人類很早就脫離這個物種性,發展出非領袖,而是由人民作主的觀念和制度。
公元前508年的雅典就實施直接民主制度,包括公民大會(非代議形式,全體公民都能參加,每年至少要召開40次)、議事會(代議形式)、民眾法庭(由民眾進行司法審判)。當然,西方的民主制度可以推展到更早,因為有這個歷史和傳統,所以西方人認為民主是天經地義。
而中國沒有民主制度,幾千年以來都是帝制和封建,再加上新國家成立後獨裁者延續洗腦,所以中國人或儒教文化圈國家至今很多人還是反對民主、支持一黨專政,已經2020年了,我還聽到有「中國人不適合民主」的說法。中國只有民本思想,思想最好的是孟子,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但還是承認君的存在性。
不管如何,在民智已開、人類已進化到擺脫物種性的時代,民主共和是自然的生活方式,老一代的人自然凋零後,新生代都是天然「獨」— — 認為國家和個人的獨立不受威脅是天經地義的事,年輕人如果拿槍起來戰鬥,理由絕不是為了擁護領袖、國家、民族,而是維護他們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兩岸是大國族主義VS人權自由之戰)。
民主、共和會因人類的自私天性而無法實現?歷史明確的給了答案,皇朝和專制國家大部分都倒了,民主國家發展的相對富強而良好,包括中國也是在改革開放後才開始轉強。在民主國家,維護體制的是制度而非人,這些制度包括分權、制衡、任期制、彈劾(從此再也沒有強人了),後面還有人民罷免和司法審判伺候(從此再也沒有聖人了)。人性確實是自私的但你現在不會因為這樣就主張應該從資本主義回到共產主義,而是利用人的自私成為發展的動力,但同時又用制度來限定人性自私的危害,就像一部車子同時有加油和剎車一樣。
結論:人性不會妨害自由共和的運作,但一定要有良好的制度並遵循法治,這是維護自由的法治,而非維護專制的法治。但民主制度只是維持基本的秩序,要完美,還是要靠人性的進化。
- 7樓. 路人乙2020/11/20 12:01
試想在遠古時代 在一塊土地上 有一群人 為了增加生存的機會 和 增進生活的品質 是不是會自然集社成為一團体或城邦或國家
用谷哥查一下現代社會對國家存在的目的為何 即可得到 國家是為了人民福祉而存在
由此可知 不論古今對國家或城邦或團体存在的目標是一致的
至於這個團体的領導者 或 管理者或管理團体是如何產生 則可因地制宜 和 與時俱進
- 6樓. 路人乙2020/11/20 11:35
民主 是一模糊的名詞 民主制度 民主精神 民主方式
故談及民主時 需有明確的指稱 否則流於各說各話
民主制度 如同 君主制度 神權制度 都是一種 管理 眾人的組織制度
如果上述 民主為一制度 論點成立
就無好壞 高下 之別 而是適用與否的目的
是的 在下認為 民主是一制度 如同 君主制度 一樣
都不是仙丹妙藥 都有優點也有缺點 不可不察
- 5樓. 麵線2020/11/20 08:532020年11月30日到12月3日是中國共產黨邀請全世界個政黨到北京參加世界政黨大會的日期,鍾桂會端出甚麼樣的論述,以與西方民主分庭抗禮,是我輩所必須關注的。因為不論喜歡與否,兩岸統一的趨勢已不可逆,了解未來我們將在甚麼樣的制度下生活,是很重要的。
- 4樓. 麵線2020/11/20 08:27
版主最後說到了重點...但民主制度只是維持基本的秩序,要完美,還是要靠人性的進化...我認為民主的典範在北歐,而且民主的發展也不是不可逆的,因為人類是自私的動物,只要覺得自身遭受生存的威脅,就會激發出反人類的情緒,以前的希特勒,現在的英國脫歐、四年前川普當選,都是這種情緒。
我就是版主說的 "中國人不適合民主" 論點支持者,而且擴及於受中國文化影響所及的地方,包括日本、韓國,理由很簡單,這些地方的人骨子裡都是專制思想,都只想明君出世,看不慣別人耍特權,但自己都喜歡耍特權,還有嚴重的君父情結。
我認為中國乃至台灣,現階段只適合樓下路人乙兄所言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西方的民主思想現在並不適合我們,也不適合世界上很多地方。硬要移植,就只能是動亂,正好遂了西方霸權者的心願。
感謝留言喔 林金郎(林劭熹‧伽藍兒) 於 2020/11/20 11:34回覆 - 3樓. 路人乙2020/11/19 13:49
孟子 民為貴 君為輕 社稷次之 的另一解讀為
君主 或 統治團体的存在 是照顧百姓的福祉 如果達到百姓安康就繼續存在下去
如果不能達成照顧目標 百姓就有權以武力推翻之
這也就是 聞誅一夫矣 未聞弒君也
以上淺見 就教方家
感謝留言喔
林金郎(林劭熹‧伽藍兒) 於 2020/11/20 11:34回覆 - 2樓. 路人乙2020/11/19 13:34
問題
在民主國家或團体內 可否允許以武力推翻統治者或統治團体的行為存在
- 1樓. 路人乙2020/11/19 13:26
如果一樣米養百樣人 是正確的論述
如何要求有百樣不同意見的團体 有一致決定的行為
即使是投票決定 也必先從百樣不同的選擇中先縮減一部份
最終結果仍是拉幫結派 爭的你死我活
拳頭大的勝出 或 有錢的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