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時間:July 2008
該撒利亞位於以色列西部海岸平原。公元前1世紀,希律王管理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猶太省,便在此建立城市和港口,作為猶太省的首府。他將城市命名為該撒利亞,以示效忠當時的羅馬皇帝該撒奧古斯都(Caesar Augustus),亦即屋大維。希律是個心狠手辣但有建築長才的統治者,我們之前造訪過的西牆隧道和希律宮都是他在任時的建樹。該撒利亞雖在13世紀便已荒廢,但當年設施之遺跡今日仍可見。
該撒利亞的羅馬劇場可容納約4000人,是以色列現存最古老的劇場。近年重建的工程混合了新舊建材,現今常有文娛活動在此舉行。希律在當地還建了一座競技場,上萬觀眾面海而坐,邊聽著海浪拍岸的聲音,邊為較勁的戰車打氣。海岬王宮(Promontory Palace)是希律時代的另一建築傑作,然而如今留存的只有一些石柱。
新約聖經屢屢提到該撒利亞,腓利和彼得都曾來傳福音,保羅的宣教之旅亦從此地出發。考古學家於1960年代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刻有羅馬總督彼拉多(Pilate)的職稱和名字。根據聖經記載,審判耶穌並把祂釘十字架的正是彼拉多,這塊石碑也就成了聖經重要的佐證。
▲該撒利亞是希律王所建的海港城市。
▲該撒利亞的雕像多半無頭。
▲重建後的羅馬劇場。 |
▲可容上萬觀眾的古競技場。
▲海岬王宮的遺址。
▲海岬王宮留下的石柱。
▲刻有彼拉多職稱和名字的石碑複製品。
接著我們前往迦密山和米吉多。迦密山景色優美,它的希伯來文意思是花園或果園。聖經記載,以色列百姓離棄神去拜偶像,神的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擊敗事奉偶像的450位假先知。如今迦密山上有座以利亞的雕像,位於修道院內。從迦密山遠望,可以看到耶斯列平原(Jezreel Valley)。平原土壤肥沃,有肥美谷之名,是以色列的糧倉。
迦密山並不高,山上有3個隘口,中間的隘口叫米吉多。米吉多位居古時的南北要衝,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米吉多也因此飽經戰亂,不斷被毀又不斷重建。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米吉多有不同年代的建築遺跡共20餘層,最早可上溯至公元前4000年。米吉多擁有先進的供水設施,始建於所羅門王時。為了防止敵軍切斷水源,蓄水池藏在地底,由地下管線提供全城用水,實在設想周到。我們就走了接近200級階梯,深入地底參觀這令人讚嘆的工程。
啟示錄提到,世界末日時善與惡的最終對決發生在哈米吉多頓(Armageddon),哈米吉多頓的字根即米吉多。如今該詞常被引申為終極毀滅的大災難或世界末日。1998年的電影「世界末日」(或譯「絕世天劫」),英文片名便是Armageddon。
▲先知以利亞的雕像立於迦密山上。
▲從迦密山望向耶斯列平原。 |
▲歷史悠久的石階。
▲三道城牆,一重又一重。
▲4000年前的祭壇。
▲先進的供水系統藏在地底下。
▲電影「世界末日」的片名來自聖經(from Internet)。
- 5樓. 馮紀游陸游:李叔同的女兒2017/10/02 14:35承蒙抬愛,我本來還想我的格名是英文,一定不會有人用在詩裡呢!
Flying Eagle 於 2017/10/02 16:05回覆
- 4樓. *Susan*2017/09/28 19:31為何雕像多半無頭呢?
在寫這篇時我也對此很好奇,查到的資料是雕像往往是對神話中的神祇或當時的君王表示膜拜,之後該撒利亞落入回教徒之手,他們不允許拜偶像,所以雕像就頭顱不保了。但這只是其中一說而已。
我認為可能和哥林多博物館的雕像全都無頭原因相似,在多神文化中又是物資缺乏的年代,換個頭就變成另外的神,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無頭雕像。
Flying Eagle 於 2017/09/29 00:21回覆 - 3樓. 多硯坊 (休)2017/09/28 13:28
昔日繁華及當下荒蕪
無限唏噓與感懷的今古滄桑
比起某些只有荒煙蔓草的廢墟,這兩處算是風景優美、保存較好的了。殘暴的希律竟然修建競技場供百姓娛樂,這點超乎想像。而飽經戰亂的米吉多,在末日時將成為善惡對決的戰場,也讓人心生警惕!
Flying Eagle 於 2017/09/29 00:07回覆 - 2樓. 馮紀游陸游:李叔同的女兒2017/09/28 12:33
行程竟能包括此地,是跑單國嗎?雕像的頭被鋸下盜賣了.... 如果 passport 上有以色列的入境紀錄,就不准進入阿拉伯國家,以前我是從黎巴嫩→敘利比亞→約旦→以色列(因為還包括加利利海之行,景點太多,未能來此。謝謝分享!)
很高興分享。我們2008年第一次聖地之旅去了以色列、希臘和土耳其,我剛剛把我的護照找出來看,發現我有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出入境章。但您說的對,當時有團友說,以色列海關把章蓋在一張小紙上,夾在他們護照裡。此安排應該就是因為我們之後要去土耳其,不過並非每位團友都拿到小紙片。
Flying Eagle 於 2017/09/28 23:58回覆 - 1樓. 浮生2017/09/28 10:59我對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印象深刻
除了它的土地面積不大之外
形狀類似一把匕首
雖處阿拉伯國家環伺的地區
卻一點也不示弱
無奈政治與宗教一旦牽扯在一起
很多事情就理不出頭緒了
看到妳所介紹的古蹟遺址
不由地也讓我無限感嘆起來了小時候的印象是台灣常愛拿以色列自勉,因為都是蕞爾之地,處境艱難。信主以後對以色列更加有興趣認識,也對他們保存文化和古蹟的努力相當佩服。人若從自己的歷史中抽離,便什麼都不是了。
Flying Eagle 於 2017/09/28 23:3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