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堡市區建築)
弗萊堡(Freiburg)這個黑森林首府位於德國西南方,是巴登符騰堡邦(Baden-Württemberg)南部最大的城市,鎮守在有名的黑森林入口,是被陽光寵愛著、充滿了生活樂趣的城市。
(弗莱堡(Freiburg)牆上浮雕)
(公園一角)
除了老城區及其彎彎曲曲的小巷和田園詩般的内院以及被人稱作「小溪流(Bächle)」的小水渠外,老城區溫馨的餐館、獨特的小酒館和酒吧,也是魅力十足。
(市中心小溪流(Bächle)”的小水渠)
大教堂(Münster)及其獨一無二的塔樓
弗萊堡也是倍受葡萄酒專家和美食者們青睞的地方。在德國,没有任何城市像這裡一樣,能够在城區之内有如此之大的葡萄種植區。
(教堂側面)
弗萊堡始建於12世紀,14世紀中期從一個地方伯爵手裡購買來自治權,並轉而投靠哈布斯堡王朝尋求保護,但保持了較多的自由。大約1200年,弗萊堡開始建設自己的大教堂。從中世紀末期到文藝復興早期是弗萊堡歷史上充滿了進步和悲慘的時期。
(鐘樓)
中世紀建造的弗萊堡大教堂在1520年弗萊堡城進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在當時是最激進的。
(教堂外裝飾)
他們試圖在舊的城市習慣法和羅馬法之間建立某種平衡。這些改革獲得了廣泛的認可,特别是關於民事訴訟法、刑罰和城市憲法方面。
(街景建築)
同樣是在1520年,弗萊堡决定抵制宗教改革并成為上萊茵地區天主教的中心。
(市區建築)
1536年,强烈而偏執的「女巫恐慌」導致了該城第一次追殺「女巫(witchhunt)」的行動。1564年,黑死病奪去了當地2000多名居民的生命,為了尋找原因,追繳「女巫」的行動不斷升级,並於1599年達到了頂峰。17、18和19世紀,是弗萊堡歷史上暴風驟雨般的年代。
(市區建築)
在三十年戰爭和其他的衝突中,弗萊堡先後曾經歸屬奥地利、法國、瑞典、西班牙和德意志邦聯。
(市區戰士紀念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弗萊堡被嚴重炸毁,1940年德國的飛機誤將60枚炸彈投在弗萊堡火車站附近,1944年盟軍的轟炸使城市遭到進一步破壞,市中心大部分建築被夷為平地,大教堂幸運地成為了少數例外。
(市區街景)
戰後,城市在中世紀規模上進行了重建,不久就併入巴登符騰堡邦(Baden-Württemberg)。1945年,弗萊堡被法國軍隊佔領,一直到1991年法國軍隊的最後一輛坦克撤出,弗萊堡才不再受到法國的軍事管制。
(市區街景)
弗萊堡(Freiburg)這座有傳統意識的大學城,是德國西南的文化樞紐和文化中心。在音樂方面,這裡有音樂堂的古典音樂會,也有爵士音樂廳的爵士樂演出,節目精彩。由於這裡氣候宜人,很多演出活動都是在露天舞台上舉行。市立劇院和私人劇院上演的戲劇一點也不比其他地方少。
(劇場)
既有音樂節和狂歡節,又有葡萄酒節。弗萊堡的節日多多,不論什麼遊客,總會找到那麼一、兩個合乎自己胃口的娛樂。走近市區感覺它的乾淨俐落,這也像足了日爾曼民族特性的象徵。美麗的建築豐富的色彩讓人眼光捨不得離開。
(1號電車)
由於到訪這天正好是星期日,因此街頭巷尾無論是人群或車輛都少了許多。走了不久就看到了高聳的馬丁城門鐘塔,穿過鐘塔另一邊就屬於老城區的建築,棟棟各有其特色。
(馬丁鐘樓)
(馬丁鐘樓另一面)
路中央是電車車軌,沒多久遠遠看到紅色條紋的3號電車駛近,ez美眉瞬間按下快門。
(3號電車)
可是過到另一邊,又看到5號和1號電車開過來。同一個城市卻有不同的電車造型,或許這就是歐洲民族的特性,不喜歡制式化、規格化的東西,總喜歡創新、獨樹一格。
(5號電車)
走過不少街道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幅濕壁畫。所謂「濕壁畫」是一種歐洲特有的作畫方式,把水性顏料塗在剛抹好的濕灰泥牆壁上,色彩來自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水而製得,與灰泥一起乾燥凝固後,畫在牆壁上,就此成為牆壁的永久部分,可保存好幾個世紀之久。古往今來最著名的便是米開朗基羅著名的濕壁畫作品《最後的審判》和拉斐爾在梵諦岡大教堂的濕壁畫,到了18世紀,濕壁畫才被油畫逐漸取代。
(濕壁畫)
市中心穿梭著小溪流(Bächle),這小水渠很淺,且水質清澈,夏天時,常可以看到小朋友或小狗狗,直接衝下去玩水,讓古老的街道上有著一種清涼而悠閒的氣氛。它在古代主要是用來滅火用的,這是引自弗萊堡(Freiburg)旁邊的德賴薩姆(Dreisam)河水,自城東的Schwabentoer城門開始,往地勢低的西方流,渠道貫穿整個老城區,夏天可以降暑,據說古代還可用來洗金鍊鐵呢!
(美麗的水池造景)
小水渠兩旁餐廳林立,不少遊客走累了就在此處喝喝咖啡、歇歇腿。街與街之間都有一個小廣場和不同的噴泉銜接,來到了大教堂(Münster),這 是屬於歌德式天主教教堂,因此有基本的十字架型結構,於基部擁有一座高116公尺的高塔。
(教堂另一側)
教堂啟建於1120年,是由弗萊堡(Freiburg)當地富商或市民集資建造的,由於經費不足,而分成三期,最後於1330年才完成;也因此弗萊堡(Freiburg)大教堂由正門到末端,漸層地出現不同時期的教堂建築形式,它的雕刻、彩繪玻璃以及入口大門上方的雕畫,不但完全發揮後期歌德式華麗複雜的特色,甚至還隱約看到更後期、超奢華的巴洛克風格,但在教堂主體上還同時出現了羅馬式後期至歌德式前期左右特有的拱臂結構,可以說在一個教堂學到一大段的建築課。
(教堂入口)
(教堂內部)
(彩繪玻璃)
(管風琴)
(彩繪玻璃[二])
(彩繪玻璃[三])
(彩繪玻璃[四])
它與其他德國各處教堂最不同的幾個特色是,它有一個縷空的塔頂,站在最高層中心往上看,可以看到超藍的天空所襯托的古典石雕鐘塔,教皇若望保羅二世曾到此處舉行彌撒。
(石雕鐘塔)
(大教堂與商貿會館的尖頂)
弗萊堡(Freiburg)的大教堂廣場被譽為德國最美麗的廣場。它就屹立在城市的心臟部位,在這裡每個工作日的上午都會有色彩繽紛的自由市場。在充滿激情的老城裡,圍繞著大教堂聚集著一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歷史建築物。其中有位於廣場北側著名的古代商貿會館(Historisches Kaufhaus),1520年至1532年間為林哈爾德·米勒所建,用於城市市場管理。
(商貿會館)
大樓坐落於大教堂廣場南側,建築物主立面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徽章和皇帝塑像作為裝飾,表現對哈布斯堡皇室的敬意。
(水池造型)
由於時間有限,因此只好在依依不捨之下離開這個歷史城市。第三天,我們計劃前往我們最為期待的酒莊小鎮,請跟我們來...(黑森林完結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5樓. ef2011/11/22 20:36令人著迷的分享
德國的黑森林真令人驚豔呢...
精緻的銅雕
美麗的小溪
宏偉的建築與建堂
牆壁的溼壁畫
每一個解說,每一張照片
都令人彷彿身歷其境呢..
這才發現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呢..
從分享開始,我們的世界將大不同...
從自己開始,用熱忱感染這個世界...
- 14樓. 聯合國2011/11/21 16:35臥遊黑森林
弗來堡牆上浮雕非常喜樂...創意精品!是青銅鑄造的?
文藝建築..靈修教堂令人嚮往。當地醫療水準品質價格及老人退休安養渡假是否很親民?
- 13樓. 吉普崎崎2011/11/19 19:51超喜歡德國的...
照片很讚..又有簡介 超讚的 謝謝...謝謝支持與鼓勵喔~~
ez 於 2011/12/11 03:53回覆 - 12樓.2011/11/17 12:56美~
好美的地方~ :)
- 11樓. 莫莉﹝忘川﹞2011/11/16 08:38黑森林的驚艷
到處都是古色古香,還有注意到都是咖啡色調,是不是跟森林有關?這一系列報導,都令人人很驚艷。
書寫四季風雲 輕夢掠過流浪的軌跡 相聚與別離都是恆長的定律 - 10樓. 王國良(阿國)2011/11/16 07:32弗萊堡
在此認識一個新地名,得知弗萊堡是黑森林的首府,知道從第17世紀起的三百年,該城經歷了暴風驟雨般的年代,先後歸屬奥地利、法國、瑞典、西班牙和德意志邦聯等國的統治。1945年被法國軍隊佔領,一直到1991年法國軍隊才撤出。這些歷史都造就該城獨特的文化。感謝很棒的介紹。
- 9樓. 牛兒2011/11/15 15:22........
真想吶喊~~好哥德阿~
但是想想....以前學的建築史和設計史已經被我還給老師了
真是汗顏..........
- 8樓. gladys992011/11/15 11:44古城古蹟
觀賞了不同的鐘樓、鐘塔,真過癮啊!
古蹟至今仍保持完好,真不容易。
真是無價的觀光資源。
謝謝您們的圖&文遊記分享
----------------------------------
- 7樓. JKTsai 老鼠嫁女兒2011/11/14 06:30發古幽情
每次導遊喊上車啦!下一站去啦!總是期盼另一景緻!
- 6樓. 安歐門2011/11/14 02:02請問
如果方便,能否寫一篇行程表以及食衣住行建議嗎?
明年想自助去這地區玩一趟。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第一天: Paris-Strasbourg
第二天:Freiburg-Titisee-Triberg-Schonach-Strasbourg
第三天:Ribeauville-Riquewihr-Kaysersberg-Turckeim-Colmar-Paris
住Strasbourg,再以此為中心,向外發展.
祝 旅途愉快
ez 於 2011/11/15 04:57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