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12(二)晨:
永字八法,筆筆精湛,
融會貫通,出神入化。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睦州道明章下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秀才訪師,稱會二十四家書。師以柱杖空中點一點,曰『會麼?』秀才罔措。師曰:『又道會二十四家書,永字八法也不識』。」
這是一則饒富趣味的禪門公案,主人翁道明禪師(780—877年)是唐代高僧,住睦州城(今湖北省)龍興寺,頗富盛名,因他俗姓陳,故人稱「陳尊宿」。公案說的是一位秀才,聲稱能寫二十四種書法名家字體,自恃從書法中悟得佛法三昧。陳尊宿以柱杖在空中隨便點了一下,問秀才會不會(這種書體、筆意、書法……),把秀才問得張口結舌,不知所措。於是陳尊宿批評秀才連「永字八法也不識」。
中文的筆劃構成變化繁複,經過古人長久的實踐累積,而有所謂「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之論,傳說王羲之就曾習寫「永」字長達十五年,而得其妙理。「永字八法」是指「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種筆法,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學習書法的最基本法則。只要是熟悉了「永字八法」,對於其他筆法就更加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學到書寫的要領。學習書法的人,往往從這裡入門,但若想要從最初的實用書寫進步到純粹的藝術創作,則必須要能徹底領悟八法的規律才有可能。因此,這裡就存在一個禪者的超俗思維和書法藝術的思想精神溝通的問題。
陳尊宿批評的這位秀才,雖然能寫二十四家書體,但他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簡單臨摹,並沒有深入體會各家書法的根本原理和實質精神,更沒有將諸家法則與宇宙人生根本大法(佛法)加以溝通、融會,打成一片。陳尊宿的所謂「永字八法」,是宇宙人生根本大法的代名詞,它在公案之中,即直指書法的根本原理。他用柱杖隨便一點的動作,其實並不是指的那些嚴格意義的筆法,他所要提醒秀才的地方,不是永字八法這個名相,而是依這個名相所傳遞的書法原理——容納於宇宙人生大法(佛法)之中的根本原理。一位書法家,是否懂得這個根本原理,是區別他是否具有超凡脫俗之藝術精神的唯一指標,這一點,對當代書法界或是宗教界,仍具有相當重要的啟迪作用。
綜觀當代書法創作,追求時髦、摹擬名家的風氣極為熾烈,像公案中那種「會二十四家書」的作者大有人在。現在不少書法中人,根本不將書法當作一種藝術,也不去體會它所代表的人類精神內涵。很多人以為,書法便是臨摹古代各碑法帖,拼命在技法上鑽營,還真以為古人有什麼密法。更有一些人,為名利所縛,一味追求能參加展覽或僥倖獲獎,或迎合某些評審的口味,玩弄技巧,故弄玄虛。這種書法作者,已根本喪失了自我的精神人格,用佛家的話說,叫做不見本心,未能明心見性,這是當今社會一種普遍性的精神失落症。
陳尊宿所代表的禪家思想,為這種精神失落症提供了一條救贖途徑,這就是禪家所倡導的常體本心,明見清淨佛性。落實到書法中來說,就是書法作者不僅要認真、深入地學習古代名家法帖,更重要的是要體究名家法帖所代表的藝術精神,參悟其中的宇宙人生根本法則,將諸家法則、永字八法與宇宙人生根本大法連成一片,打破桶底,徹悟其本源。只有筆筆精湛,融會貫通,才不會被諸家筆法所束縛,書法創作才能進入物我冥合,亦自亦他的自由境界——這也是歷代書法大師最終達到出神入化境界的大法。(資料來源:禪話百家-禪者之思與當代書法創作/作者:黃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玨2008/02/23 22:41講的是文人書法吧
就像黃山谷講的韻味,或是蘇軾說的,書寫不在於技巧而起於心。 - 2樓. 黃冠軍2008/02/17 20:45一氣呵成
難得 ez 連Slide都以永字八法Show出,足見已臻心領神會之境界。 - 1樓. 阿計 Edith2008/02/17 13:47有禪意
原來永字八法有這等禪意,我練書法也只是從書法角度學習,從沒想過這等深奧的意義,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