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檢查評估 必定包含前導波驗光 |
不管您選擇哪一種手術方式,我們都把前導波驗光變為制式流程之一,以最高標準的精密驗光做 為評估與參考。傳統驗光只能以25度為單位,前導波驗光精密至1度。同時可偵測不規則散光、 高階像差,也可以同時預估手術後的角膜厚度。
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形容,假設您實際的度數是565度,那麼您配戴550度與575度兩種度數 都可以,但如果要手術時,哪一個度數會比較適合您?
藉由前導波的精密測量,可以很輕鬆的準確評估。 |
調整手術(二次手術)政策 |
萬一度數產生回退怎麼辦?可否調整?需要再付費嗎?我們在術前必定讓您很清楚的知道術後有無 調整的機會。
一般病患在術後一年內產生度數回退需調整手術時,免費。VIP病患可把這個免費調整期延長至6 年。
這是一般病患絕對要在術前就要很明白的部分,您所選擇的手術醫師在術後的After Care包不包 含調整手術,需不需要另外收費,或是收費金額多少,這些都應視為病患在術前評估的要件之一 。
更細節一點,從1.0變0.8時(25-50度左右),您的手術醫師願不願意為您調整呢? |
我們不亂廣告、不以你看不懂的名詞做說明 |
我們不希望病患被誤導成A儀器如何如何,B儀器怎樣怎樣,事實上現代的儀器都已經做得很精密 ,醫師選擇哪一類型的儀器有時只是習慣罷了,再強大 的儀器都只是醫師的工具而已。
近一年來有很多病患詢問到底I好還是Z好,我們只能告訴病患們:兩邊都不可能說對方比自己好 ,但無刀總是比有刀安全。
更何況是「非球面」、「奈米」、「強化」…這些任何儀器都有的基本功能,我們不希望這些被 創造出來的「特殊名詞」去誤導病患,好像這項手術原本應有的風險都不會發生一樣。 |
我們的諮詢的重點不在「銷售」,而是協助病患做正確的「評估」 |
很多病患常常踏入一個誤區,我來讓醫師評估我適不適合手術。其實以現在的科技,極少數的患 者是無法手術的,所以這並非重點。
事實上,我們的角度是協助您做評估的人,我們的責任是把正確的資訊給你,尤其是說明雷射的 「不完美」讓您清楚明瞭這項手術後,有哪些最有可能發生的合併症會發生,這些就是您在決定 手術後要承擔的部分。
術前,我們的責任就是協助您對各種有可能發生的合併症做全盤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 會報憂不會報喜。
我們希望您要有「度數會回退」、「眩光會發生」…的心理準備後才做決定手術,不要因為聽到 發生機率很小就當成這些合併症不存在,雖然現在的手術已經很先進但仍然不可能保證不回退、 不眩光。 |
手術時嚴格要求病患配合度 |
就像我們醫師在部落格做的說明一樣,手術過程的幾分鐘影響的是後半輩子都會使用到的視力。
手術中配合度愈高的病患,術後效果愈好。
但萬一您過於緊張而無法集中注意力時怎麼辦?醫師希望病患明瞭他的理念「珍惜所託‧如同自 己」,在您過於緊張的這個時候,醫師還是會為您把手術盡其所能地做到接近完美,把您的眼睛 當作自己一樣的珍惜,這就是他行醫以來一直的堅持。
所以,我們也希望您可以在術前就知道,你在手術中會被很嚴格的要求配合度。 |
北、中、南都可以安排由主刀醫師當地親自看回診 |
資料來源:博士眼科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