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女士,在一波三折後,終於來到中國天津,與中國外交部第五副部長謝鋒見面,並喜出望外,見到了王毅外長,雖然,王毅只是基於外交禮儀,敷衍一下謝爾曼而已。
謝鋒是外交部第五副部長,但是出人意外,對遠道而來的謝爾曼,一頓猛轟,並說美國是:「既要壞事做絕,又要好處佔盡」,謝鋒並提交兩份清單,一份是中方的訴求,一份是中方可以給予的條件,而王毅隨後也給謝爾曼畫出了三條底線。
整個看來,謝爾曼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學生,被訓導主任結實的訓斥了一頓。中國讓謝爾曼帶回美國的兩份清單,很清楚的就是要她回去告訴拜登,如果不照著辦,則習大就不會在10月份的G20與拜登會談。
然則何以一向在全世界橫著走路的美國,現在要低聲下氣的被中國羞辱呢?很明顯的就是美國現在的確問題很嚴重,需要中國幫忙。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當時是中美雙方都有求於對方,中國是要美國解除制裁,而美國則是要中國聯合抗蘇。
但是現在時空環境都變了,中國已經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已與俄羅斯全面戰略合作,而美國則日漸衰落,變成只知道發債印鈔的國家。
由於公債發得太多,也就是鈔票印太多,造成嚴重的通貨膨漲,今年一磅牛肉比去年就漲了60%,而人均消費量在4月跌到了100年來的最低點。主因就是物價太貴,大家只有減少消費。
這種情形,讓拜登非常著急,若照這樣下去,明年的期中國會議員選舉,民主黨就不要玩了。而川普必將在2024年,捲土重來,所以拜登急著想與習大會面,希望中國能出手幫美國一把,也就是購買美債。因為美債已經不容易賣出去,大家都在減持美債。
美國除了希望中國加大力度購買美債外,還希望中國大力購買美國產品,並降低中國產品的出口價格。因此,謝鋒說出美國是「既要壞事做絕,又要好處佔盡」的話。
2008年,當時美國金融風暴,中國出手幫忙,買了一大堆美債,讓美國渡過難關,但美國並不感激,金融風暴危機後,歐巴馬于2012年,就宣布要將美國的6成軍力佈署在亞洲,目的就在遏制中國。
美國財長葉倫、貿易代表戴琦以及商業部長雷蒙多,都先後與劉鶴通話,希望中國能在美債、貿易方面幫忙,但顯然劉鶴沒有答應。
所以,這次由國務院副國務卿出馬,希望與王毅會談,但中國則僅派出外交部第五副部長出面正式會談,王毅則是基於外交禮儀,出面敷衍一下而已。
我的看法是由於中國沒有西方式的民主選舉,執政者可以專心施政,而美國則兩年一小選,四年一大選,每次換屆,整個政策就要翻轉,政策沒有一貫性,是美國政治的一大致命傷。
這種政體,往好處說,就是幹不好就下台,但是新上台的,就一定好嗎?這從這20年來的美國國力日漸走下坡,就很清楚了。小布希是一個政治智力很低的政客,但是歐巴馬又好在哪裡,他還沒有正式就職,就獲得諾貝和平獎,就知道民主黨的厲害了。
它可以選一個一天政治都沒有碰過的房地產商人川普做總統,就知道這套制度是有問題的,現在又選出一個老邁龍鍾的拜登,拜登讓人有智力及體力都下降的感覺,比如他不知道他國防部長的名字,又如他稱賀錦麗為總統,又如他登扶梯,連跌三跤,又如他經常在演講時看小抄等。所以美國就有人說,賀錦麗就是美國的地下總統。
整個看來,美國已進入衰老期,才會讓其國務院副卿遭到中國的羞辱。但是美國所有的大媒體,都一致認為美國這次的中美外交會談,美國取得了勝利,真的讓人無語。
我認為上次中國出手幫美國,但卻遭到美國持續的無情遏制,這次應會學乖,不會再當傻瓜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上大人-移動中的版塊2021/07/30 23:07標題英譯
叫"deep shit"
- 3樓. Shiftbear2021/07/30 13:54
非民主制度對民主制度還有一個優勢。美國前議長Tip O’Neill曾說過”All politics is local”,一切政治都是本地政治。新加坡政治家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也說過,如果中國實行民主,那台灣早就被武統了!美國的國際政策很難不受到國內暴民躁動,選舉造勢所綁架,進而一則縛手縛腳,一則必須用假新聞給人民洗腦。中國這方面壓力就小得多,更能不受掣肘,遵從理性將國家利益最大化。
- 2樓. blackjack2021/07/30 11:03習近平跟拜登其實真的沒什麼好見的,這類元首外交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的戲碼真的演太多了
- 1樓. 冽風2021/07/30 10:59美國這一次,沒人能幫,漏洞太大了。中國想幫也無能為力,除非美國願意放棄政治利益,但是顯然美國不願意,中國也不會再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