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定期分享演講和學習資訊)
從很小的時候就常看到書籤上寫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段勵志語,也總讓我想起來在課本上曾經讀到蔣公在河邊看著魚兒奮力往上游的故事。不過我猜他萬萬沒想到,在多年之後,真的有一群人學會了魚兒逆流而上這般不屈不撓的精神,正到處找機會想拆他的銅像、改紀念堂的名字、還準備換掉那塊「大中至正」。
呵~我當然不是要談政治啦,那些是是非非就留待後人去憑說囉。
還記得我之前在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生態工法研究計畫時,曾經到蠻多地方去實地勘察,就常常在一些河川裡看到所謂的「魚梯」。
簡單來說「魚梯」就是我們人類特製送給魚專用的梯子,是用來幫助魚兒上溯迴游的一種連續性階梯式混凝土結構體(當然用其他材料也都有)。有了魚梯,魚兒就可以一梯一梯的奮力往上游,等通過了魚梯游到上游便可順利產卵繁殖。
那,為什麼這些魚非要到上游產卵繁殖呢?
因為有部分魚類喜歡在水溫較低的上游地區產卵繁殖,所以只要到了繁殖季節,魚兒便慢慢開始上溯迴游。(例如鮭魚是種冷水魚,通常只生長在緯度高寒冷的地區,像北海道、加拿大、北歐等地,鮭魚長大後會順著溪水游到大海,據說它們在三年後可以靠著天生本能,找到當初孵化生長的溪流,孵育下一代。)
咦,我們人類那麼好心喔?沒事還會送梯子給魚用?
當然不是,那是因為我們人類因為自己的需要,在河川溪流之中設置了攔砂壩、水壩或水庫等等,造成水位高低落差很大,所以就算現在的魚群跳到死也無法再奮力往上游,這也讓魚兒的傳統生態無形中受到人為破壞,如果嚴重還會致使它們絕種。
例如大陸的長江三峽大壩,就擋住了有活化石之稱的「中華鱘」和其迴游路線,使它們無法產卵繁殖,更造成不少逆流而上的魚撞壩身亡,使得目前中華鱘數量已由過去每年五千條減至三百條。不過可能因為三峽大壩高低落差實在太大和其他原因,我知道大壩有讓船專用的「船梯」,不過似乎沒有辦法利用「魚梯」的方式來幫助中華鱘。
據大陸的網路新聞報導指出,中國工程院陸院士曾這樣表示:「目前,還沒有太好的辦法根除這個問題!不過在宜昌已經建成了人工繁殖場,每年捕撈一些中華鱘進行人工繁殖,並且孵化成魚苗。每年起碼有幾百萬尾魚苗被放入長江,即便是萬分之一的存活率,中華鱘也應該不會滅亡。」
呵~好個應該不會滅亡!培剛之前曾在 我們還可以自己選擇!這篇文章中提過,生物專家估計平均每一天因為人類活動消失的生物有400種,一年就有14萬種,很可能70年內就會有一半的物種滅絕。不知道我們人類的「號碼牌」抽到幾號,但我想肯定比「小強」前面。
唉唉~沒想到本來只是想說一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卻讓我想起天上蔣公、想起水底魚兒、想起傳宗魚梯、想起三峽大壩、想起了勇敢小強,也想起了我們人類的那一份「自私」。
國中畢業後,培剛進了北科大(當時台北工專) 就開始接觸學習土木、環境工程等相關領域,後來一路讀到土木防災所畢業,也接觸過大大小小的研究計劃、學術單位、工程顧問公司和政府機關等。
但在這十多年來,看著小時候南投中寮鄉外婆家旁,那條可以游泳抓魚的小溪也漸漸被污染的同時,我也開始有種很深很深的感觸。那就是如果不先想辦法找出治「本」之道,我們無論做再多努力,都只是治標,效果都還是很有限。
那什麼是「本」呢?所謂的本,當然就是指-「人」。
舉個例子,之前蘇花高速公路的建設案曾經引起社會蠻大的爭議和討論,我們且先不論開發的是非對錯。但,我想都沒想到,如此一個重要也影響廣泛的案子,它的環境影響評估竟然僅僅以三個多月的時間便匆匆完成。那這樣的「環境影響評估」到底是真心為環境所做的?還是只為了開發工程的順利寫給人們看的呢?
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在台灣過去就有某些環境影響評估的內容和結果,很可能為了滿足政府的政策和期待,沒有辦法真的完全符合專業精神。這有點像爸爸老告訴你誠實很重要,卻擔心你的作文分數太低沒能達到他心中理想的分數,特別先幫你想好內容叫你照抄。
又例如訂定「政府採購法」當初的立意,是希望將來政府的工程、勞務等採購可以達到規範公務人員且公平質優等效果,不過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你規定公告金額是一百萬(表示一百萬以上便需要依政府採購法的規定公告辦理),那我就把一百二十萬拆成2個案子(比方一個40萬、一個80萬)所以就不需要受到監督囉?
那是不是也像媽媽跟你說玩具不可以買單價超過1000元的,然後你就拜託玩具店老板把1200的變形金剛的身體拆開來,讓他真正的先完成變形,再分成兩部分賣你400和800一樣。
因此,無論是天災人禍,在我的感覺中絕大多都是「人」的問題,而且無論是什麼問題,最後也都需要靠「人」來解決。這也是我為什麼決定往文化教育發展,希望藉此影響和改變更多「人」,而沒有選擇留在工程界繼續努力的最大原因之一。
前陣子看到新聞報導,有一些國家因為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所以可能在將來消失。就讓我想起一直非常欣賞的清聖祖康熙皇帝 愛新覺羅 玄燁,康熙八歲即位起在位六十一年,曾經智擒鰲拜、勦撤三藩、南收台灣、北拒沙俄訂「尼布楚條約」、西征蒙古噶爾丹、興修水利、整治黃河、鼓勵墾荒、薄賦輕稅。
愛民如子的康熙在某次黃河發大水時,曾經語重心長的對皇子和大臣諸公們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會降下災禍。宗室與國同體,這水今天淹的是百姓,如果我們不能好好感知天意,明天淹的就是這座紫禁城!」
這句話,恰恰也反映了地球的環境變遷和災害,如果康熙皇帝如果生在現代,不知道是不是會覺得更有感觸呀!反過來思考,如果人事繼續不修,我們還不能及時感知天意,「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電影中的恐怖情景,發生或許會是遲早的事。
當然,說到修人事,的確非常不易!但是,再不修,人類便很可能會慢慢走上絕路.…..我一直覺得:「人類需要地球,但地球不一定需要人類。」那麼我們幹嘛非得把自己搞的像地球的癌細胞似的呢?
所以啦,莫名其妙有感而發的說了一堆,終於要轉回我寫這篇文章本來的正題啦。哈~我們既然要修人事,就必需先從好好的自我修練開始,除了多廣泛閱讀充實知識外,有機會就多去聽聽演講或常參加一些研討會,我覺得都是蠻好的方式。
之後我會陸續把一些我常去逛或近期所蒐集到的演講或學習機會、網站等,不定期更新並post在本文章內容的下面,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就可以多去參加學習囉。要是熱心的朋友們有其他我沒有的資訊,也歡迎您不吝post在本文的回應中分享給大家,感恩喔。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祝福大家天天都能學習愉快!By快樂~希望與愛的分享家 徐培剛2007.11.29
<最近更新日期2008.01.09>
天下文化是台灣出版事業的領先品牌!培剛自己本身除了有訂閱天下雜誌外,我也很喜歡買天下文化的出版書籍來充實自己。
前陣子,我一直很尊敬喜愛的高希均 高教授親自簽名並請助理寄了本書「相信閱讀-天下文化25年的故事」送我,讓我很開心能更瞭解出版社的流程和天下文化過去25年感人的奮鬥過程,真是很感謝高教授,若有他演講或出席擔任主持人的場次都推薦大家去聽。
建議大家可以訂天下、遠見雜誌和買天下文化的書來看,有空也可以去參加天下文化辦的一些演講活動。
台灣公益活動資訊中心-活動與演講訊息
這個台灣公益活動資訊中心網站也很棒,是由喜瑪拉雅基金會所製作的,培剛10月份的時候參加社會企業家聯誼會時認識了基金會的一些朋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喜瑪拉雅基金會的江顯新 江執行長,他是位充滿智慧和大愛的長者,雖然忙於公益活動卻還特別寫e-mail鼓勵我,提攜後輩之心讓培剛很感動也欽佩。
台灣公益活動資訊中心網站上面有很多NPO和公益團體的活動演講,有機會快上去尋寶吧。
這是個非常豐富的線上學習網站,讓你不出門也可以在家聽演講。台灣大學不但是台灣最高學府也擁有全國最豐沛的師資與課程資源,它們經常舉辦各種專題演講、系列演講或研討會,主題涵蓋各學科領域,兼具學術與應用等各層面,尤其主講者皆是當今社會優秀傑出人才,其中更不乏國際重量級大師之人物,甚至是諾貝爾得主等,這些都是超越課堂教學之重要學習資源,培剛推薦大家多去看看^^
誠品除了是書店外,事實上已經是台灣非常有名的品牌。幾年前培剛曾經擔任親善大使接待大陸來參訪的大學師生團,他們在台北時都希望能去士林夜市和誠品看看,所以我們當時還特別規劃他們搭捷運到忠孝東區的誠品書店參觀。誠品除了一些新書發表的活動外,也會不定期舉辦一些講堂和學習活動,有空可以去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