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沸騰的「十月圍城」
2009/12/27 21:19
瀏覽466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十月圍城》聚焦「國父短暫赴港開會」12小時的小事件-
革命之士保護孫中山先生的計畫,
牽引出事件前五天城內風聲鶴唳的狀況,
鋪陳主要角色和故事來龍去脈。
以親情和愛國為兩大重心,
俐落拳腳功夫為賣點,
緊湊的節奏勾勒為崇高理想犧牲小我的慘烈事蹟。
故事本身的動人之處,
在於參與人士放棄平順逍遙、甚至富裕的生活,
為了成就心中的大是大非,
選擇放下小我、成就大我的情操。
【以上摘自開眼電影網的簡介】
話說我是在人擠人的週日,
到人人都說爛的東南亞戲院看的。
當時距開演還有半小時,
正妹售票員跟我說只剩第一排正中央的座位,
我不疑有他地買了兩張。
結果,進戲院一看,
哇草,第一排只看得到螢幕的邊,
這種票還敢賣人,有沒有搞錯!
害得第一排的人全都擠到走道上去看了。
我和我媽運氣好,佔到沒人坐的最後一排,
不然一定出去幹譙他們到死。
好,言歸正傳,
這部陳可辛監製的「十月圍城」,
精彩度可比「葉問」、「霍元甲」,
但請注意,它不是武打片,
而是有血有淚的劇情片。
整部片有一大半時間都在鋪陳蘊釀,
但這些細節還不致於讓人有拖戲的感覺,
反倒讓後來的高潮戲顯得精銳盡出。
雖然某些對白和橋段有些做作,
但小人物捨生取義,犧牲奉獻的形象和精神,
卻成功地深植人心。
這得歸功於演員精湛的演技,
和導演精準的取鏡。
看完還有種深沉的悲傷殘留在心底,
與看完「阿凡達」的感動層次明顯不同,
「阿凡達」是它的「特效」令人感動,
而「十月圍城」令人感動的理由則是它的「血肉」和「人情」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