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簡單概念是~真的需要擦SPF50的產品嗎?選擇防曬品到底要注意什麼?
全球暖化、太陽大的嚇人,紫外線危害肌膚健康、黑斑、皺紋、老化,要美要健康,都非得防曬不可。但這不等於要擦防曬係數SPF50的產品!
那應該擦多少SPF比較恰當?很抱歉,我比較笨,無法像其他意見領袖直接給提供「最正確的數值」,我的口袋裡沒有標準答案。
我舉三個絕對是國際及知名品牌的例子相對應一下(為了尊重與保護,不公開品牌)
品牌一:SPF30 PA++。這支產品防曬係數不是非常嚇人的高,但是卻用了24.5%的化學防曬劑。令人擔心的是,沒有防滲入、抗汗、抗皮脂等基質輔助。使用這樣的產品,肌膚安全令我擔憂啊!
防曬成分:
2.0 % Butyl methoxy dibenzol methane
3.0 % Benzophenone-3
7.0 % Homosalate
7.5 % Octinoxate
5.0 % Octisalate
品牌二:SPF50+PA+++。這支產品雖然防曬係數很高,但運用了配方技巧,以不算高的化學防曬比例12.5%達成。但同樣的,沒有防滲入、抗汗、抗皮脂等基質輔助。從肌膚風險來說,這一支的危害性與前一支比低多了。
所以,不是高防曬係數,就等於高負擔、高風險喔!
防曬成分:
2.0 % Butyl methoxy dibenzol methane
3.0 % Octyl salicylate
7.5% 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
品牌三:SPF50+PA+++。這支產品防曬係數很高,以物理防曬混化學防曬來降低化學防曬的依賴。運用了配方技巧,不滲入肌膚、耐皮脂、耐汗水。化學防曬比例9.5%達成。
防曬成分:
19.3 % Zinc oxide
2.2 % Titanium dioxide
2.0 % Octocrylene
7.5 % 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
現今的防曬商品,類似上面的情況---1.係數不高防曬劑卻很高非。2.只知道把防曬係數衝高,卻不管防曬劑滲入皮膚。3.只顧慮清爽,卻不管流失。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
所以,你根本沒有辦法,簡單的以SPF / PA的簡單邏輯,「輕鬆地」選對防曬品的機會。
試試看吧!「不慎入」乃大。管他SPF多少,搽在手臂上,20分鐘乾了附著住了,去沖沖水看看。光憑SPF50,無法帶給肌膚保障。光憑標示上寫的防水抗汗,無法瞭解多久補擦一次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