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完全牛頭不對馬嘴的社論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95775.shtml
首先;
數學是對了.
三百零九萬票-兩百零九萬票=一百萬票
但邏輯卻是蘋果比橘子.
總統是選國政,縣長是選縣政.
總統跟我沒直接利益,縣長跟我可能是"可勾結"
還有;
兩個候選人我都不喜歡,我就不投了.
這樣比完全沒邏輯.
除非去問,
上次投馬英九的人,這一次是不是投給國民黨?
如果可以得到一百萬個No,
那方程式才對了.
第二;
[十七個縣市雖占了台灣面積的七成,卻只占總人
口數的四成,也許三成不到的經濟生產力]
請問;
經濟生產力,您是怎麼算的,可以給個參考嗎?
光一個新竹,就有多少生產力?
難道人多,生產力就多嗎?
都會地區的服務業,能算進生產力嗎?
第三;
[凸顯馬總統「可欺之以方」的特質。馬政府官員
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缺乏為政策辯護的意志和勇氣
,更缺乏溝通與說服的能力]
既然可欺之以方,那,
ECFA會不會是,被大陸欺之以方呢?
[雖然或有局部衝擊,但中央執政者從台灣大局著眼]
連ECFA是什麼碗糕,您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您怎麼知道,只會局部衝擊?
怎麼知道ECFA是台灣大局?
第四;
[深綠這塊,是馬英九執政後一直亟圖拉攏的對象]
您問過他嗎?
什麼時候,他有拉攏深綠這塊了?
深綠是指台獨這一塊,
他做過什麼?
您舉個例子吧!
而且這跟;
[這次選舉,有些藍軍支持者不願「含淚投票」,有些
失望的中間選民則轉而投綠,希望給馬英九「一個教訓」]
有什麼關係,給個詳細的邏輯證明吧?
- 3樓. 河壩巡2009/12/11 10:21地方也許不同于中央
即便不同,馬仍然努力下鄉輔選,結果成效如此。如說100萬計算不合理,至少呈現的是下滑的現象。
的確有很多的地方選舉(如議員、鄉鎮長)受制于地方勢力、宗親、社團,選人不選黨的情況多,但縣長則不同。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次的地方選舉,讓綠得更深,藍的變淺,難道不是一個警訊?
社論應該也是表達這塊,尤其ECFA、美牛讓地方百姓霧殺殺,慮心四起,執政者不得不深思啊!
您說的也是真心之言. cjs 於 2009/12/11 13:44回覆 - 2樓. 台海開伙2009/12/09 07:29well
言之成理
道地的總主筆
台海開伙是也! - 1樓. 筱 蒨-Lucifer2009/12/09 00:22這些主筆自我感覺良好
這些主筆自以為是神,洞見觀瞻,看到一片葉子,就可以描述整片森林的樣貌了。我有時覺得,他們也許有難言之隱.
每天要為生活,填版面,久而久之也不免倦勤.
話說我們自己,就算每天只出一篇文章,也會累.
想到這裡,也不忍深加苛責.
自我反省,
往後用詞,吾當稍微訂正一下即可.
cjs 於 2009/12/09 11:2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