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聖心會成立於1862年,至今剛好150年(1862-2012)。
飄泊異鄉無法見到老娘 也要樂此不疲奉獻所長
為弱勢者給予即時幫忙 讓他們心中都充滿希望
從城市發展到窮鄉僻壤 處處可見那些愛心教堂
傳福音辦學校呀聲名揚 為社會為兒童愛心至上
音樂教學更是令人贊賞 快樂的音符向四處飄揚
一百五十年仍發熱發光 傳誦天主福音萬古流芳
1972年,我在光仁小學認識來自比利時聖母聖心會會士蘇恩世神父後,就與他們結下不解之緣,而當年認識的年輕帥哥像侯發德神父、林瑞德神父…等,如今都是白髮蒼蒼的”老翁”,即使歲月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痕跡,但是他們卻仍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這才是我最佩服的地方,那天我問侯神父:「你怎麼還不退休都七十多歲了 ?要做到幾歲 ? 」他說: 「我們還有的神父工作到90歲才退休…」真是令人感動。
聖母聖心會正式的名稱是以拉丁文命名Congregatio Immaculati Cordis Mariae(CICM)。是一個由神父、修士組成,由於它成立於比利時魯汶近郊Scheut 地方,所以神父、修士們俗稱Scheut Fathers。司各特這個名稱,原意指射程〈箭矢射出的距離〉,也有射擊或萌芽的意思, 所有會士受召喚,超越地理及宗教領域,將耶穌基督分享給那些還不認識祂的人。1862年比利時的教區神父南懷義,在此建立了一所傳教修會,其最大心願就是向中國傳教。
南懷義神父和第一批兄弟於1865年8月出發前往傳教區,未滿三年時間,在1868年2月23日,這位聖母聖心會的創立者竟病逝於內蒙古地區。當教宗碧岳第九接獲南神父去世的消息時,他說:「這個人或許會死.....但天主不會讓他的工作隨之消逝。」。。。
1956年該會轉移至台灣,2010年,世界各地有938位聖母聖心會傳教士,他們遍佈於非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歐洲,在28個國家中生活和工作。近年來,又大膽嘗試前往蒙古、莫三比克、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古巴。
他們在台灣傳教工作分為四類
(一)牧靈工作
1.堂區牧靈。
2.創立及協助台灣牧靈研習中心。
3.協助中學聯誼會及職工青年會。
(二)教育工作
1.中小學校及音樂班。像台北的光仁中、小學,台中的育仁小學。
2.特殊教育
(三)社會服務工作
1.平安居。
2.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四)福傳工作
教義函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