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101年8月20日
2012/08/20 11:38
瀏覽78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1. 八大行庫掀重建商機熱

 政府下達全面資產活化,八大公股行庫資產題材隨之爆發。由於八大公股行庫合計不動產帳面價值近3,000億元,資產活化帶動的商機將全面啟動。

 政府相關人士透露,財政部高層屬意以「重建」取代「都更」,以提高行庫土地資產利用效率。據了解,在財部政策指示下,台灣金、合庫金、兆豐金等三大公股金控已全面動起來,特別是相較於都更的執行變數,重建可完全「操之在我」,上述行庫決策高層現已指示不動產管理部門,積極清點可挑出進行重建的老行舍標的,進而具體擬定重建計畫。

 金融圈高層人士指出,八大行庫的資產題材從分行家數之多就可看出。根據金管會統計,除了兆豐銀行僅107家國內分行,其他七大公股行庫的國內分行家數位列國銀前10名,其中,合庫、一銀、華銀、彰銀、台銀位列全體國銀分行家數前5大,並以合庫現有292家分行通路最多。

 包括台灣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土銀等多家大型行庫,轄下都有行舍不動產,目前也有建商及相關不動產業者前來邀約共同進行都更,因此上述大型行庫手上現有的都更案件,合計至少在10件以上。

2. 八大行庫不動產 市值逾6千億

 根據八大公股行庫最新財報統計,合計土地及房產等不動產帳面價值以公告現值計算達2,832億元,由於八大行庫約五至七成不動產位於雙北市,不動產業者認為,估計八大行庫的不動產市值合計至少上看6,000億元。

 以此推算,不動產業者認為,相關行庫每年租金收益至少可加碼總獲利1成以上。

 因應金管會對於配合IFRS新制要求,各大行庫在去年都已相繼進行資產重估,光是以公告現值計算,重估之後就已比幾年前增加1至2成,若用市價認列,對淨值的影響更將遠甚於此。

 相關人士指出,金管會為避免金融業者的淨值因而「大起大落」,因此各行庫最後仍依主管機關要求,依公告現值認計。

 儘管如此,大型行庫的資產題材仍被不動產業者高度看好。資深業界人士以投資報酬率分析指出,銀行法有限制銀行必須有一半以上的不動產為自用,光以行庫目前擁有不動產,即總市值6,000億元的一半拿來出租,以租金投資報酬率2%以上的行情計算,租金報酬率對大部分行庫的獲利貢獻至少超過1成。

3. 金融座談明登場 降稅呼聲起

 行政院明(21)日將與金融產業座談,金融業為降低營運成本,減稅呼聲四起,包括進一步調降期交稅降至十萬分之一,發行認股權證因法定造市股票買賣產生之證交稅率調降至千分之0.1。

 另外,針對公股金融機構整併,業界也盼商譽當費用減除稅負,稅務機關應有整體認列一體適用做法。

 據悉,在財政困窘,總預算籌編捉襟見肘下,財政部及行政院對「單一產業」降稅議題,傾向保守因應。

 第三場工商財經議題研商會,以金融產業發展登場,據悉,業者高度捧「冲哥」的場,報名「破表」,人數達40人,較前二場超出近10人,16家金控業者無一漏列。這次聚焦「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兩岸金融特色業務;金融產業強化競爭力」等三大議題討論。

4. 3鑽石國有地將標售

 財政部研議鬆綁雙北市國有地禁售令,據悉國產局已評估3宗精華國有地,一旦500坪以下國有地標售解禁,包括中山北路二段等3筆住商用地,可望成為第一波釋出拍賣的鑽石地。

 為拚有感經濟,財長張盛和日前表示,雙北市五百坪以下國有地禁售政策,要求國產局研議鬆綁,最快9月初向行政院報告後可望明朗;業者預期,雙北市500坪以下土地一旦釋出,對低迷已久的房市將有激勵效果。

 據悉,國產局內部已針對雙北市500坪以下土地進行清查,評估釋出標售的可能性,其中以台北市3筆土地最受矚目,包括中山北路二段、面積約335坪的商業區用地;以及羅斯福路三段巷弄內、鄰近台電大樓捷運站用地,及杭州南路一段、近捷運東門站的住宅用地。

5. 6不動產 吸金逾235億

 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標售黃金周,今(20)日正式登場,總計6場大型不動產標售案,目標至少吸金235億元,本周密集決戰,被視為測試保險局準備祭出壽險業買樓限購令衝擊效應的風向球。

 繼富邦人壽上周以67億元買下外資私募基金亞太置地投資公司(APL)的西門町萬國商業廣場大樓之後,本周商用不動產標售的黃金周,待價而沽的6場標售案,尤其以建北三商美邦大樓、宏遠證券大樓「賣相」最佳。

 今日率先登場的元大金控旗下元大國際資產等擁有的3棟大樓,包括建北三商美邦人壽大樓、西門町捷運站出口英雄廣場部分樓層、內湖全球科技廣場部分樓層。3棟大樓標售總底價,總計共50.8億元。

 被視為壽險業823戰役的三商美邦人壽宏遠證券大樓標售案,2至7樓宏遠證券擁有的部分樓層將以58.8億元,尋求買家,最受矚目。

6. 推動雷射光谷 產值拚200億

 經濟部技術處規劃在台南六甲,設立雷射光谷創新應用育成園區,透過法人技術能量找出目前雷射產業技術缺口,並積極將產業供應鏈培育茁壯,並設下三大目標,包括民國105年推動10個產業聚落、年產值暴增至200億元及產業附加價值率為23%等,估計政府投入資源將逾1.1億元。

 技術處日前在經濟部業務會報,報告「雷射光谷推動規劃與執行作法」,技術處長林全能表示,美國矽谷與德國雷射聚落,都形成一種優勢產業聚落成功案例,國內的竹科及中部精密機械園區,同樣也有產業聚落,眼看雷射技術應用相當廣泛,從銲接、切割、鑽孔、生醫手術、掃描成像與投影技術等,都可以衍生更多精密儀器設備。

 林全能進一步表示,目前國內雷射應用廠商約25家,年營業額大部分不到2億元,主要以鋼鐵切割技術或相關切割設備,年產值約40多億元,儘管產業規模不大,不過已有產業鏈雛型,未來透過政策工具輔導,將有助供應鏈更加擴大。

7. 蘋果市值新高 概念股吃紅

 蘋果上周五(17日)股價、市值雙創歷史新高,瑞銀證券等外資圈sell side認為,目前已有多家國際機構投資機構,計畫以一籃子股票方式搶短蘋果概念股,因為先前股價表現大幅落後蘋果達10%至15%。

 據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呂智穎預估,F-TPK、勝華、大立光、玉晶光等4檔個股的8月營收月增率分別為:3%、-9%、12%、10%;9月為19%、-5%、23%、18%;整體而言,第三季季營收成長率則分別為:4%、4%、23%、36%。

 受惠iPhone5、iPad mini、iTV等新產品可望陸續亮相的利多消息,蘋果17日股價與市值分別以648.11與6,023億美元雙雙刷新歷史紀錄,確立蘋果產品將引領下半年旺季效應的基調。

 瑞銀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謝宗文指出,蘋果股價創歷史新高本來就在預期之內,重要的是,亞洲供應鏈族群股價是否有「跟進補漲」空間,因為相較之下,亞洲供應鏈族群股價表現落後蘋果達10%至15%。

 謝宗文指出,蘋果與亞洲供應鏈股價會有10%至15%的落差,主因歐美機構投資人「獨愛」蘋果的集中度相當明顯,對於非蘋果產品的興趣缺缺,相較之下,亞洲供應鏈廠商因供貨對象涵蓋蘋果與非蘋果客戶,從資金集中度的角度來看,仍存在著一定的落差。

 不過,謝宗文表示,蘋果股價衝破歷史新高,多家國際投資機構正準備以一籃子股票方式加碼亞洲供應鏈族群,有助落後補漲行情的開跑,他看好大立光與AAC。

 日商大和證券亞太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認為,iPhone5如期在9月公開亮相應無太大問題,但受到零組件缺貨影響,初期應該會以各國逐一開賣(country-by-country)的方式進行銷售,預計大立光、鴻海是最大受惠者。

8. 16檔蘋果供應鏈 法人卡位

 美國返校季節在即,根據美國全國零售業聯盟NRF調查指出,今年開學購物支出可望大增14%,達303億美元,創下9年來最大增幅,法人指出,美國返校需求的重點產品在蘋果Mac Air、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為三大返校需求產品。 美國校園最熱的產品以蘋果三大產品為主,而蘋果往年還是給予學生10%到20%的折扣,法人指出,美國大學生筆記型電腦兩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蘋果的Mac Air,造成蘋果筆電在美國銷售大增,而另外一個主力產品就是新iPad,在美國校園中成為遊戲娛樂的最佳電子產品,至於蘋果手機在iPhone 5即將推出下,iPhone 4降價近5成,可望刺激學生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

 針對美國返校需求,精選出16檔日KD向上,本周法人買超卡位的蘋果概念股,時序進入蘋果供應鏈拉貨密集期間,法人認為,表中具備線型、籌碼、題材三強蘋果概念股,加上美國蘋果(AAPL)近期股價走勢強悍,上周五收盤來到648.11美元,突破644美元高點、創歷史新高,也將帶動台灣蘋果供應鏈股價走強。

 台新投顧研究部經理黃文清表示,美國返校需求,可預期蘋果產品會是多數學生關注的重點產品,而台灣許多蘋果零組件供應鏈,除開學買氣,出貨增溫很大一部分來自蘋果iPhone 5的貢獻,因此預期多家蘋果概念8月出貨開始明顯增溫,也因此法人積極買超,預計會發酵到9月。

 統一投顧總經理黎方國表示,今年第4季將是電子業數年來少見的旺季,很多新產品會在9月份陸續登場,尤其9月12日開放預購iPhone 5進入倒數,對蘋果供應鏈都是利多。

9. 高通出貨飆升 矽品欣興最樂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8奈米良率拉升至8成以上,加上第3季已安裝產能將較上季大增3倍,28奈米產能吃緊問題獲得紓解,手機晶片大廠高通出貨飆升,在台供應鏈接單轉旺,其中矽品、欣興獲得高通28奈米晶片封測及基板大單,成為最大受惠者。

 台積電28奈米良率拉升、產能開出,上半年受到產能不足衝擊的高通、輝達(NVIDIA)、超微等業者,第3季投片量及出貨量均明顯放大。在台積電客戶群中,高通本季搶得的28奈米產能最大,隨著晶圓在8月中下旬陸續交貨至封測廠,9月後出貨呈現爆量,第4季出貨持續飆升,正好趕上對蘋果iPhone 5的交貨。

 業者表示,高通除了搶到台積電28奈米產能,聯電、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的28奈米投片,也將在第4季正式拉高,明年晶圓代工廠還會再增加三星,因此第4季的晶片出貨量成長可期,對以量計價的封測廠或基板廠來說,將是一大利多消息。

 高通上半年受到28奈米產能不足影響,手機晶片出貨低於預期,也影響到三星、樂金、宏達電等手機廠新機推出時間。但隨著晶片在第3季下旬放量交貨,加上蘋果iPhone 5即將上市,9月後新款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是百花齊放,第4季銷售榮景可期,也帶動智慧型手機供應鏈業績轉強。

 高通過去在台灣的供應鏈十分單純,只有台積電、日月光、台星科、景碩等業者拿到代工訂單,而高通今年6月重新調整生產鏈策略,除了聯電接獲28奈米晶圓代工訂單,過去很少獲得高通下單的矽品及欣興,第4季將擠身高通28奈米手機晶片重要代工廠行列。

 據了解,高通第4季委由聯電及格羅方德代工的28奈米晶片,封測訂單將交由矽品代工。至於IC基板供應商部份,高通過去有3成比重交由日廠代工,但第4季起訂單將轉下台灣,欣興成為最大受惠者,首度拿下高通45奈米及28奈米晶片FCCSP基板訂單,且佔出貨量比重高達20~25%,景碩則維持30~35%比重不變。

10. 台積28奈米產能 季增3倍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力拚28奈米擴產,隨著良率拉升到8成以上,及中科12吋廠Fab15新產能大量開出,本季已安裝產能(installed capacity)較上季大增3倍,為第4季營運淡季不淡埋下伏筆。

 台積電上半年投入超過36億美元資本支出,主要用於擴大28奈米產能,由於全年80~85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不變,等於下半年至少要投入50億美元資本支出擴建新廠及建置生產線。其中,28奈米產能在第3季擴大後,第4季將續增,最快第4季28奈米產能短缺問題就可獲得完全紓解。

 據設備業者指出,經過長達半年的積極調整,台積電28奈米製程良率已達8成以上,成為目前全球半導體廠中,能夠提供最高良率28奈米產能的一線大廠。由於設備機台陸續裝機完成,及陸續通過試產認證,第3季已安裝產能將上看9~10萬片規模,與第2季約2.3~2.5萬片相較,季增率高達3倍。

11. 春江水暖 48家董監持股增

 台股持續漲升格局,最新上市公司7月董監事持股資訊受到市場關注,有48家公司增逾1,000張。投資專家指出,春江水暖鴨先知,董監持股增加,代表對公司營運看法有信心,本波指數有機會上攻至7,800點,董監持股增加者,可多留意。

 台股從7月25日盤中低點6,922點止跌彈升,累計到上周五(17日)收7,467點,漲逾545點,近期陸續完成申報的上市公司7月董監事持股資訊,單月董監事增加超過1,000張的有48家上市公司,至於減少高於1,000張的,則有15家上市公司。

 台新投顧研究部經理黃文清表示,董監事大股東瞭解公司財務結構、營運展望等,因此,每當大盤行情有大幅波動之際,董監事增減持股若出現明顯變化,就會是投資的重要參考資訊,例如,股價來到波段低檔區,而董監事大股東持續增加持股,可能就代表股價已經跌到了長線買點,適合投資人進場承接籌碼。

德法希本周商談 擴大紓困難

 希臘總理薩瑪拉斯為取得第3輪紓困貸款,本周出訪德國與法國爭取支持。但德國媒體搶先爆料,歐盟執委會、國際貨幣基金(IMF)和歐洲央行等三大金主調查發現,希臘財政缺口較原先預估更嚴重。

 德國高層放話,希臘需要進一步削減預算,否則擴大紓困免談。

 德國明鏡週刊報導,三大金主已把希臘未來2年財政缺口,從原先希臘預估的115億歐元,上修至140億歐元。

 因為希臘國有資產民營化過程不順,和稅收低於預期,使得財政缺口較預期更嚴重。這表示希臘必須進一步削減預算,才能符合取得第3輪315億歐元紓困貸款要求。

13. 廣達雲端營收 占比上看15%

 廣達(2382)鎖定雲端產業為下一波發展主力,不僅已經有專門的雲端事業部,雲端軟體的部分也有廣達研究院統籌,2012年廣達雲端相關營收可望超過1成,甚至上看15%,雲端研發團隊也將持續注資。

 廣達技術長暨研究院院長張嘉淵昨日出席COSCUP開源人年會,在專題演講中引述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對於雲端的看法,雲端運算科技創新關鍵不在於科技,真正關鍵在於科技須以人為本,廣達希望可以透過科技的創新,創造符合人性與文化的最高價值。

 張嘉淵表示,在雲端世界裡,作業系統和軟硬體不再是最重要的部分,未來的創新應該從生活中體會,期望從人性思考的角度,創造服務及產品完整的價值。

 張嘉淵也坦言,雲端產業是一個全新的產品,與台灣過去擅長的OEM、ODM模式,或是一般資訊硬體產品量產、商業化的模式完全不同,雲端產業也是高度客製化的領域,也因為高度客製化、不標準化才有投入的空間。

 廣達目前不僅有專門的雲端事業部,在雲端軟體的研發上也多半由廣達研究院統籌,廣達在雲端事業的投入,不會只做硬體,而是橫跨硬體、軟體、服務等一條龍模式,現階段廣達雲端產品相關的研發團隊已經很龐大,未來只會繼續增加不會減少。

14. LED照明 兩岸標準將敲定

 「共通標準」成為兩岸攜手未來關鍵潛力產業的啟動鑰匙,雙方溝通多年,據悉,今年9月「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將確定簽訂LED照明共通標準文本,對台灣LED產業發展的實質效益也正式跨出一大步。

 台灣財團法人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自2005年成立以來,與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共同主辦「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至今已邁入第9屆,經過多年努力,雙方針對資通訊產業標準領域進行專業而務實的探討,繼去年落實共同簽署之LED照明、平板顯示與太陽能光伏三項共通標準制定合作備忘錄(MOU)之後,兩岸專家委員會經過1年籌備與合作,標準文本預計在本屆論壇進行發佈,作為兩岸華人制定產業共通標準之重大成果。

 據瞭解,LED照明方面將可見對產業接單具實質助益的標準發布,包括共通標準術語對照表發布、共通標準平板燈(意指室內一般照明所用的LED平板燈具)標準解讀發布,LED器件加速壽命試驗方法。

15. 台達電子上半年EPS3.18元

 台達電子(2308)上半年度合併營收860.12億元,稅後淨利76.52億元,每股盈餘(EPS)3.18元。

 聚焦「綠色企業」的台達獲2012天下企業公民獎「大型企業」組榜首,董事長海英俊(左)從前副總統蕭萬長手中,獲頒獎牌。

16. 股息發放逾7千億 助攻活水

 7~9月為國內的上市櫃公司密集發放股利時期,根據法人統計資料顯示,7~9月共發放現金股利7,644億元,專家指出,市場有可觀的現金股息發放,將為台股增添資金活水。

 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說,今年發放現金股利總額超過100億元公司共計有13家,以公司所屬產業可略分為電子、電信與傳產三大區塊。電子股包括台積電、宏達電、鴻海、廣達、華碩與聯發科,為最大宗,電信則有中華電與台灣大入榜,遠傳現金股利總額亦高達98億元,傳產則有老牌績優股台塑四寶與中鋼。

 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說,受景氣不明所影響,股票投資逐漸由成長投資轉為價值投資,今年來冷門保全類股上漲約兩成,同期間台股僅小漲5.6%,最大原因即是保全類股營運穩定且配發高現金股利。

宏碁 外資降評等及目標價

 宏碁在法說會所釋出的下半年營運展望訊息,顯然讓外資圈感到失望,昨(19)日牽動法銀巴黎與港商野村證券聯袂調降目標價,花旗環球證券等sell side指出,連最力挺Win8的宏碁都下修財測,Win8恐成為PC產業的未爆彈!

 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凱偉指出,宏碁第二季淨利5,600萬元看似低於市場預估平均值4.76億元,但若將歐洲一次性稅金加回去,淨利則為4.66億元,則與市場預估值差不多,毛利率10.2%則是高於市場預期,主因Ultrabook比重有拉高所致。

 張凱偉指出,宏碁預估第三季與第四季營收成長率分別為0%與5%至10%,按此推算,全年營收約4,500至4,560億元,較去年下滑4%至5%,由於宏碁在4月時曾預估營收年成長率可達10%,7月時下修到0%至5%,因此,這回是第三次下修全年財測,也迫使他將今年與明年每股獲利預估值分別下修50%與52%。

 張凱偉指出,宏碁向來是WINTEL陣營的最大支持者、甚至比其他PC廠商樂觀看待Win8效應,因此,宏碁下修第四季財測,意味著Win8效應可能會低於PC產業預期,如他原先所預期。

 巴黎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陳佳儀指出,儘管宏碁市占率有回溫跡象,但不代表獲利也會跟進回溫,因為Win8產品效應恐怕得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反應在獲利上。

 野村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戎宜蘋則是與陳佳儀分別將宏碁目標價調降至24與27元,戎宜蘋指出,目前宏碁除了將希望寄託在Win8題材,似乎就沒有了,宏碁在下一波產品競爭上恐怕已落後給其他對手。

 從投資價值角度來看,港商匯豐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賴惠娟認為,宏碁28元股價應可獲得較明顯支撐,只是短線缺乏利多題材,股價難有上漲空間。惟張凱偉指出,宏碁預估資產負債表上的商譽約250億元,目前不確定未來會有多少減持(impairment)空間,以宏碁目前淨值800億元來看,商譽約每股8至9元,這也是他認為儘管宏碁尚未虧錢、但股價恐跌至淨值以下原因,投資評等與目標價分別為「賣出」與23元。

18. 軟板熱門 臻鼎Q2本業大賺

 F-臻鼎(4958)公布上半年財報,受惠蘋果軟板需求大增,第2季營業利益、營業利益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分別達11.23億元、9.25%,獲利創單季歷史次高。

 第2季因為少了處分煙台廠的業外獲利,F-臻鼎第2季獲利較首季衰退9.1%,仍是單季歷史次高水準,累計整個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2.8元,目前法人已經將F-臻鼎今年每股盈餘預估調高至6元。

 軟板產業今年以來景氣透明度相對較高,F-臻鼎上季獲利受軟板需求暢旺激勵,繳出相對亮麗成績單。上季本業獲利以11.2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季增17%,年增率更高達115%;營業利益率達9.25%,優於首季的7.71%,也大幅超前去年同期的5.23%。

 然F-臻鼎第1季因處分煙台廠,激勵當季業外獲利衝高到3.72億元,上季業外獲利僅1.04億元,使F-臻鼎第2季稅後純益下滑至8.93億元,雖然較首季下滑9.15%,但還是創下歷史次高紀錄。

19. 系統廠ASIC訂單增 創意智原按讚

 主攻特殊應用晶片(ASIC)的IBM、德儀、富士通等IDM廠,近期陸續退出ASIC市場,但包括蘋果、三星、樂金、索尼等系統業者,為了追求產品差異化,已將ASIC訂單轉下到創意(3443)及智原(3035)。

 創意及智原今年來自於系統大廠的ASIC訂單強勁成長,光是韓國三星電子今年的釋單量,如創意拿下三星4G LTE晶片代工單,智原取得eMMC控制IC訂單,就讓兩家業者第3季業績明顯轉強。

 業者表示,創意及智原陸續傳出拿下系統大廠ASIC大單,一來是系統廠看好兩家業者的委託設計(NRE)能力及矽智財,二來則是系統廠也需要先進製程產能支援,透過兩家業者,的確可爭取到台積電及聯電40奈米以下製程產能。

 創意總經理賴俊豪表示,系統廠客戶占創意營收已達三分之二,且系統廠需要愈來愈多客製化ASIC,創意正好是個橋樑,對創意來說,明、後兩年來自系統廠的營收不會比今年低,將維持強勁成長動能。

20. 個資法將上路 敦陽科等進補

雖然今年下半年景氣不明,系統整合商表示,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即將上路,企業對於資訊安全相關產品需求則是明顯強勁,包括敦陽科(2480)、精誠(6214)、零壹(3029)、凌群( 2453)等系統整合商可望因此受惠。

 系統整合商凌群電腦為迎接個人資料保護法上路的相關商機,全面導入個人資料管理系統PIMS認證,預計今日召開記者會,並宣布獲頒認證。

 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10月1日正式上路,凌群電腦將客戶及員工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到銷毀的每個流程階段,全數納入管理,並全面導入個人資料管理系統(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BS10012:2009認證,並於8月順利通過,成為台灣第一家導入並通過BS10012:2009認證的系統整合公司。

 凌群電腦表示,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為了與國際接軌,較現行的法規較更符合歐盟及APEC揭示原則,因此,對個資的蒐集、處理及利用的要求更為周延,而凌群電腦除了從自身導入管理制度做起鄉,建置整套的個人資料管理制度。在產品代理方面也包括資料生命周期蒐集、整理、利用及銷毀等每個環節,並整合完成「個資安全整合解決方案」。

茂迪 營運不受REC影響

國際太陽能電池市場再傳重大利空,全球矽晶圓大廠REC Wafer宣布破產,太陽能電池市場下半年可說烏雲蔽日,曾與該公司簽定長期購料合約的國內太陽能電池廠茂迪(6244)則對此表示,雙方合約已經於去年底結束,且雙方合約期間並無任何糾紛,未來也不會有發生訴訟的可能,因此REC Wafer宣布破產,對其並無影響。

22. 昱晶 轉單效應救營收

 太陽能電池廠昱晶(3514)第2季受惠於材料成本降低、拉高產能利用率、經濟規模和管理奏效,毛利率翻為正數、達3.1%,儘管仍未能轉虧為盈,但單季每股淨損0.47元,則比第1季的0.61元進一步縮減,累計上半年每股淨損1.08元,比外界預估太陽能廠「一片慘虧」的局面要好得多。

 昱晶第2季營收為43.31億元,季增14.5%、年增16.7%,主要受惠於美國「雙反」的轉單效應,單季出貨量較第1季成長約2成,也得以抵銷部分價格下滑的影響。

 相較於毛利率在今年第1季的零,以及去年第4季的-14.9%,昱晶第2季的毛利率翻正為3.1%,優於預期。展望未來,昱晶表示將持續提升技術,得以在未來新興太陽能市場取得優勢。

23. 慶中元 食品飲料股Q3很旺

天氣爆熱,加上中元節、中秋節兩大節日支撐,飲料、休閒食品廠出貨增溫;此外,原本低迷的飼料廠,隨國際「黃小玉」飆漲,8月終於進行今年首波調漲,且計畫再做第二波,增添營收動能,第3季表現將明顯優於第2季。

 市場法人分析,受到糧食危機,相關個股股價先行波動,但第3季回歸基本面以飲料、休閒食品出貨進入高峰,味全(1201)、黑松(1234)、泰山(1218)、統一(1216)、聯華食(1231)、宏亞(1236)等個股仍值得觀察。

 今年飲料業擺脫去年塑化劑陰霾,新品百花齊放,且出貨量最大檔期的中元節,今年也出現不拚價的局面,在「量增價穩」下,飲料廠的營收成長力道強勁。

 此外,國際黃小玉雖然近幾個交易日受到天氣下雨,漲勢稍歇,但從各種農糧報告來看,黃小玉後勢看漲,牽動國內油脂、飼料廠調漲,其中,飼料8月已進行首波漲價,部分廠商也再喊出第二波漲價幅度,但能否成功,還是得視市場需求而定,法人分析,飼料終於轉嫁,有助推升毛利率,第3季表現將擺脫上半年窘境。

24. 煤價跌 汽電共生廠添收益

國際煤價續跌落,台塑化(6505)、台泥(1101)旗下汽電共生廠收益拉升。台電購電價是反映前1年的煤炭成本;去年煤炭行情120美元,但台電購電價未能反映成本,壓縮電廠毛利。今年隨購電價上漲與煤炭成本下跌,營運能量恢復;法人推估,年度電力收益可望年增約20~30%。

 分析師指出,今年煤炭行情連番下跌,有利水泥廠與汽電共生廠成本減輕;其中,水泥廠所用煤炭,向現貨市場採購比重較高,價格以季均價計算,受惠較大。台泥、台塑化及國喬均有電力轉投資,加上近期油價、塑化行情加溫,營運轉機題材活絡。

 台塑集團台灣有4座裝置容量60萬瓩的燃煤機組及16座汽電共生廠,總投資規模達20億美元。

 麥寮汽電每小時發電約282萬千瓦,1年煤炭需求量約2,000萬噸,長約計價較多。

 去年下半年煤炭價格攀高,麥寮汽電獲利11.09億元,創近年低點。今年台電購電價調漲、煤價下探,營運走出谷底,上半年獲利逾35億元。

 法人推估,麥寮汽電今年收益可望突破70億元,成為台塑化業外收益的轉機焦點,增添台塑三寶轉投資挹注能量。

 國喬汽電共生廠年產150噸蒸汽與2.5億度電,蒸汽約85%提供給旗下SM、ABS廠使用,另15%賣給台橡等鄰近石化廠使用。至於電力也以自用為主,多餘則回售給台電,估計一年可降低4億元能源成本費用,並可增加2千萬元收入。

 此外,台泥旗下和平電力1年煤炭需求量約320萬公噸,其中長約計價約3成,其餘7成則是中短期合約。去年對台泥收益貢獻降至13.67億元。法人以台泥持有持股60%粗估,全年獲利貢獻上看20億元水準。

25. 台泥、亞泥Q3毛利率 看二位數

 國際煤炭價格再跌,第3季跌7%,水泥廠第3季成本降,毛利率可望再提升;台泥(1101)預期下半年毛利可達12%、亞泥(1102)第3季的毛利率也有二位數,都會是近三年來單季高點。

 即將召開上半年法說會的台泥認為,上半年毛利率至少逾11%,國內水泥市場營運無缺,下半年一定比上半年好。

 反傾銷稅讓今年國內水泥價格維持在每噸2,200元以上,水泥廠首季毛利率都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在煤炭價格直直落下,占生產成本20%以上水泥廠,雖然受到國內需求趨緩,水泥本業整體獲利狀況仍比去年大幅提升。

 台泥上半年水泥本業的營業淨利已超過去年整年的獲利;台泥認為,今年第2季、第3季的出貨量雖和去年相當,不過,價格上漲讓毛利提升。

26. 中電年營收 估可挺進70億

中電(1611)上半年營收創同期新高,稅前盈餘卻從去年同期3.51億元降為3.46億元,全年仍會朝著達成營運目標挺進,法人估全年營收70億元。

 中電的綠能事業有了LED產品銷量倍數成長的增色,將前6個月營收推升至34.97億元而改寫同期歷史新高,但囿於綠能產品毛利率相對較低而不到20%,致使稅前盈餘3.46億元,每股淨利0.71元,只締造同期歷史次高。

 中電主管指出上半年營收可以締造同期歷史新高是綠能產品增加,尤其是LED產品銷量倍數成長,造就綠能事業占營收比從去年的4成拉高至5成。

 中電主管表示,綠能產品銷售金額比傳統照明事業高,但利潤卻未相對增加,綠能產品毛利率還不到20%,低於中電整體毛利率20%水準。

 中電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報,母公司上半年營收計34.9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8.29%,本業獲利近3.66億元、稅前盈餘3.46億元、稅後淨利2.81億元,每股淨利0.71元。上半年合併營收35.41億元,本業獲利3.65億餘元,稅前淨利3.45億元,稅後淨利2.80億元,每股淨利0.71元。

27. 雙B加持 和大9月出貨放量

 亞洲第一大汽機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1536)集團,因接獲兩大「B」開頭新客戶的大單,新訂單將自9月起開始量產,帶動單月營收在3億元以上,第4季出貨量與營收可望創下歷史新高。

 和大上半年財報出爐,每股稅前盈餘1.14元、EPS0.94元;前7月營收為19.72億元,和大自結前7月每股稅前盈餘1.32元、EPS1.11元。

 法人分析指出,和大前7月營收大幅成長34%,在出貨量大增下,降低了固定成本,例如,薪資成本佔比從11%降到8%;前7月平均毛利率也從22%提高到26%,單月平均可創造EPS0.2元。

 法人表示,和大在舊客戶如Punch增加訂單、兩家「B」開頭新客戶帶進大單帶動下,第4季將是營收成長高峰期,今年營收目標上看34.5億元,EPS有機會挑戰2元。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