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杜鵑
2018/01/07 11:34
瀏覽891
迴響0
推薦70
引用0
中文名稱: 假杜鵑
英文名稱:
Philippine Violet,Bluebell Barleria,Crested Philippine-violet
學名:
Barleria cristata L.
科名: 爵床科(Acanthaceae)假杜鵑屬(Barleria)
別名: 藍鐘花、洋杜鵑
原產地: 印度及緬甸
莖:
假杜鵑為爵床科假杜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小灌木狀,
株高 30~150 公分,直立或開展,成株叢生狀,全株被細纖毛,
幼株有褐紅色縱紋,莖節部腫大,老莖木質化,有明顯皮孔。
葉:
葉對生,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兩端均銳尖,葉緣散生毛茸,
全緣,側脈 5~7 對,表面散生毛茸,背面沿葉脈有柔毛,
有短柄,葉柄長 0.5~1 公分,散生毛茸;
在台灣假杜鵑在冬季會落葉,落葉前葉片會變黃紅;
托葉大形,長約 2~3 公分,長橢圓形,銀白色,
葉緣密怖針狀鋸齒,落葉後更加明顯。
花:
茂密穗狀花序,花冠漏斗形,筒細長,上部膨大,
長約 5 公分;春季開花,花腋出,花冠紫色或紫紅色,
漏斗形,花瓣單色或著生藍或白色斑紋,乍看之下酷似皋月杜鵑,
因此得名「假杜鵑」,花期 3 月 7 月。
果實: 蒴果。
參考資料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