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在14度低溫的清晨 我又回到故鄉麥寮
上次有孫子陪同 今天獨身前往 特地趕早
不知是近鄉情怯
或是低溫加上海風強勁(記憶中麥寮冬風強又冷)
我戴上口罩加棒球帽 還將外套的帽子拉上…
走著走著 衣袖快速飄啊飄的
冷冷的風中沒有像當年夾著沙 吹得眼睛張不開
因為馬路都敷了臉(舖上柏油)
上次走街頭與母校 今天走街尾這一段 也是我家的路段
為什麼會叫「街尾」 因為到這裡就是麥寮市區的末端
再過去較偏僻 往中溪仔、海尾仔方向走
沿途是一望無際的田野與木麻黃
如今完全改觀‥…
我家旁邊有座小小土地公廟 有廟埕、池塘、蔗園…
當年這裡很空曠 我們在廟簷下玩紙牌
廟埕是我們的戰場……打彈珠、打瓶蓋、釘甘露(陀螺)
在池塘荷葉縫中釣青蛙 蔗園中玩官兵捉強盜
▲土地公廟變得莊嚴美觀 還有牌樓 廟埕舖了柏油
無法挖洞打彈珠 右側的池塘也蓋起大樓
▲超商前面那條路往右走是往我家的方向 以前這裡有條灌溉小溝渠
就在超商側面 溝渠上搭蓋一家小小店舖 是我們買糖果的地方
那座小小的橋 欄杆是石造的 還有點弧形
若是留到今天 是很有藝術價值的
▲▼右側灰灰雙斜屋頂的房子是房東的家,應有七、八十年。
當年父親從土庫搬來麥寮,就是租在這裡做生意,
房東的三兒子和我們年齡相仿,常常帶隊闖「江湖」。
父親經過幾年努力 在房東家對面買地蓋房子 並經營木材行
▲房東家對面這排房子有我的家,但是,已認不出來了。
當年左右都是空地,如今一家挨著一家,完全不一樣。
▲左側水藍色建物是自來水廠 這條路原來小小的
兩側是一整排的木麻黃 如今拓寬 木麻黃也不見了
▲右側這排房子其中一戶是親戚家 歲月更迭 也不知是那一戶了
▲右側土黃色這棟也經過拉皮了吧!
▲▼站在我家附近往街頭方向望過去
左側是後街 右邊是中街 中間那棟以前是理髮廳
老闆也賣飼料 我們都跑去那裡看電視 常常看到趴在飼料袋上睡著
▲這一排附近以前有家茶室
▲街尾除了剛剛提到的土地公廟 這座廟較大
以前麥寮市區中軸線中正路上有三座廟宇:
街頭的媽祖廟、中街的鎮北宮、街尾的鎮西宮
▲老戲院變成這樣
小時候常偷跑進去看電影 方法有幾種:
一、緊跟著大人假裝是他的小孩 混進去
二、等在旁邊冰菓室的門 第一場散場打開時 逆向混進去
三、難度較高 從戲院後巷爬窗從廁所或鑽洞從戲台下進去
沒想到小時候是那麼皮 常做這些偷雞摸狗的事 真是…
▲站在戲院附近望向街尾我家的方向
▲站在戲院附近望向街頭媽祖廟的方向
▲這條路往台西 這裡有幾家神像雕刻店
▲▼市區有幾處房子幾成廢墟 實在可惜
▲中街連接後街的小巷 當年沒有舖地磚雨天還會泥濘
如今地磚也被行人走得脫皮了 宛如歷史之廊
▲走訪中街詢問資訊時 巧遇父親的老友
他們訴說著昔日與父親的種種
這兩次旅行算是尋根 尋找舊時記憶
無形中是在尋覓父親的過往 點點滴滴匯聚成時間的河
將在心底釀一罈甜蜜的「回液」慢慢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