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一,我卻請假在家。
老實說有些微罪惡感,我不喜歡請假不上班的自己。
一直在想,到底有沒有身體不舒服到無法上班呢?
還是其實勉強一下就好?
每次每次都在這樣的問題中煩惱著。
週五的時候喝醉了(笑)
本來上周四就想小喝一下,覺得壓力有點大
不過週四認識的調酒師K不在,於是改到週五去。
結果週五因為隔天休假,再加上又有人惹我皺眉,
我就一咕嚕地喝了很多的燒啤,
然後周六月經來,開始了我的痛經人生
昨晚也睡不好,多夢易醒難入眠。
早上睏倦無力又腰酸背痛的,選擇請假。
下午去巷口的中醫診所看診,覺得這位老中醫真厲害。
一進去診間什麼問診也沒有,就直接開始把脈。
然後問我:你是不是晚上睡不好,都在作夢,有情緒上的困擾?
恩,其實我本來是想要去看我的濕咳跟嘴苦還有反胃。
但這些的確也是我的困擾沒錯。
這位老中醫師父也太厲害,把個脈就知道我的困擾
「因為內分泌失調造成情緒上的困擾」這件事,
是我長久以來觀察自己所得到的結論,並且上次去身心科想要請醫生協助的,
但是身心科醫生只開給我抗憂鬱,而且要持續八周才會見效。
我跟醫生提到我覺得應該是經期造成我的內分泌失調而有情緒困擾
他也只是「恩恩」,然後要我持續接受心理諮商。
想不到這位老中醫師父把個脈就精準說出這個句子。
話說回來,自從教練課上完之後,我也沒有那麼規律的去健身房了
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司留到七點多到八點,回到家九點。
吃飯、洗澡、休息,差不多就要準備就寢了。
降低運動頻率之後,也真的感受到自己的穩定度也開始降低。(情緒跟體力都是)
果然運動是不可以偷懶的。
*
早上躺在床上時,又繼續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
老實說,如果回過頭去一看,儘管有些目標沒有完成
但我確實一點一滴的往我自己想要的地方前進。
比如說,出國讀書、搬到台北上班、從事網路相關工作。
懂得去肯定自己已經做到的成績,並且勉勵自己持續前進,真的很重要。
如果一直拿自己沒做到的事情去打擊自己,或許對有些人來說很激勵;
但是對我來說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只想擺爛。
我是屬於,需要被肯定才會有動力往前的那種類型。
(當然也有一種類型是被肯定了之後,就停下腳步自滿的,希望我不是)
我想著,是否我要回歸台中模式呢?
下班後不急著回家,先在一個地方處理好我自己的事(進修英文/寫部落格)
不過感覺不適合再租一個工作室了(笑)
台中那時候一個位置才3000元/月,而且接個家教就抵掉了。
應該回歸到麥當勞或星巴克了吧,我想。
正式上班也才兩個半月,
怎麼覺得我已經在面對重重關卡,不斷讓自己挑戰升級?
還是說,這樣才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