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最樂觀的人
大多數人其實都預期國民黨不會選的很好
然而就算問民進黨的支持者
也不會有幾個人真心相信國民黨會輸到只剩下幾個縣市
所有名嘴事後諸葛
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個人以為
所有那些關於軍公教. 證所稅. 二代健保. 十二年國教. 食安. 甚至etc
都只是說明了'民怨'真的很多
而主要的積怨其實是仇中加上仇富的整體爆發
看著治理有成的胡志強慘敗. 有口皆碑的朱立倫的慘勝
食安+氣爆連環出事的南部.
民進黨卻仍然超高票當選
就讓人清楚看清了民主反淘汰的結果
其實當年阿扁市長連任失敗時就明白
不論是實質政績還是口水政績都不重要
選局成敗靠的是議題和口號
最後選民投下他的一票
靠的是感覺而不是理性
這次國民黨的慘敗
當然就是馬英九總統兼黨主席要負起他的責任
悲哀的是. 以一個升斗小民的觀察.
等於馬英九過去幾年的施政被多數選民唾棄
馬政府雖然看出了台灣經濟的出口必須要從對中國大陸的開放著手
但是卻無法處理台灣主流對中國大陸開放的又愛又恨的情緒
偏偏綠營最擅長說一套. 做一套
開放帶來的好處搶著拿. 開放帶來的問題或是可能帶來的遺慮卻變成馬政府的錯
加上媒體根本忘卻新聞報導該有的理性和客觀
專門挑難以面面俱到的點來攻
食安問題在馬政府積極查察之下
一樁一樁爆出
但是造成核爆不是因為最毒
而是因為牽扯到的是從中國返鄉投資的台商!
剛好讓仇中+仇富情緒結合在一起!
馬英九的歷史定位
很有可能就是證實台式民主
根本不適合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打拼
只適合一堆坐地分贓的人利用各種方式
搶到比對手多的票就好了
馬英九真想要做到理念相同的就可以是夥伴
可惜檯面上大多數搞政治的都是利益為上
這也因次讓人覺得'馬家軍'都是學者型
總結一句話
台灣只需要啦啦隊式的領導者
要能夠辦歡樂大型活動的煙火秀
至於是否需要深耕基礎建設
11月29日. 台灣人民已經給了答案
至於後果如何
可能連全台最聰明的市長也無法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