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rpt:《落葉:威爾‧杜蘭的最後箴言》
2020 / 11/ 19 05 : 51: 35
Excerpt :《落葉:威 爾 ‧ 杜蘭 的最後箴言》 請不要指望在本書找到任何新的哲學系統或能使天搖地動的洞見。它們只是些凡人的 沉思,不是天神的 啟 示。 書 中各篇章都是小型或微型文章,其價 值 繫於它們的論題而非自身的深邃或篇幅。倘若各位在其中發現任何創新的 東西, 都不會是蓄意為之,大概也是值得遺 憾 的。知識會成長,但智慧不會隨著世紀的推移而進步。我沒資格當所羅門 王 的老師。 所以,勇敢的讀者,別說你們沒有事先得到提醒。要讀下去的話,風險請自負。但我將會因為有你們陪伴而 感 到溫暖。 —— 威爾.杜蘭,〈作者序〉 《落葉》這本書是威爾.杜蘭的最後遺作,甚至手稿放在孫女家閣樓的木箱裡長達 32 年才重見天日。 杜蘭在這 22 篇文章裡頭談論各種人生問題,從出生到死亡,也談宗教、道德、戰爭、藝術、科學、教育 ...... 隨手摘要,都是智慧結晶: 快樂意味著本能的自由發揮 —— 年輕亦復如是。 對我們大部分人而 言 ,年輕是我們唯 一 真正活著的階段。人部分年過四十者不過是個影子,是火焰燃燒後剩 下 的灰燼。人生可悲之處在於他只會在偷走青春後方給予我們智慧。「若年輕人有經驗而老年人有精力,多好啊!」( Si jeunesse savait, et vieillesse pouvait!) 旨哉斯言。 —— 〈論年輕〉 歷史只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那就是盛極必衰;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那就是終歸一死。這可以是老年階段的大悲劇,也就是說,當它以不再浪漫的眼光往前回顧時,它也許只會看到人生的種種苦。當生命拋棄我們,我們會很難再去讚美生命。又即便我們讚美它,也不過是因為我們想重新得到它,以離形去體和不死靈魂的方式再次活著。 —— 〈論死亡〉 而個人感受最深的是〈論種族〉這一篇文章,杜蘭提到他曾經提出「相互依賴宣言」意圖消弭種族問題,但最終他還是不免自嘲過於理想主義。 「延長和擴大教育」依舊是他的藥方,或許這個未完成的夢想真的有一天會實現 —— 當然這也可能只是我的理想主義。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1256 落葉:威爾.杜蘭的最後箴言 Fallen Leaves: Last Words on Life, Love, War, and God 作者:威爾.杜蘭 原文作者: Will Durant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5/10/08 語言:繁體中文 【 Excerpt 】 〈論種族〉 在這個問題的社交面,我幾乎本來應該算是專家,因為從一九四一年起,我便以略盡 棉力的方式參與過民權運動。那一年,我開始在位於紐約市十四街與第二大道交界的「勞工殿」 ( La b or Tem ple) 講演,又習慣把在那裡工作的朋友和每個聽眾 ( 很多是少數族裔,但也有不同祖籍的白人 ) 稱為「兄弟」 ( 後來我發現這種稱呼帶有屈尊俯就的味道,自此改口 ) 。一九四三年搬到洛杉磯不久,我便與邁耶‧大衛 (Me yer D avid ) 聯手推動一個民權運動,稱之為「相互依賴宣言」 (Declaration of INTERdependence) ,力主不同國籍、種族、信仰的人必須攜手合作,不然就會在週期性衝突中自我消磨殆盡。我相信,要不是滿腔熱忱,我不會寫得出以下的運動宗旨: 出於尊重自由和人類專嚴,人類進步已經到達一定高度,值得我們重申以下這些明顯真理: * 種族、膚色和信仰的分歧乃是合乎自然,而群體、制度和觀念的歧異可以刺激人類發展。 * 在多樣性中促進和諧是宗教和政治家的職責所在。 * 由於沒有任何個人可以道出全部真理,所以,以體諒和善意對待與我們不同的觀點,乃是必要態度。 * 鑒諸歷史,不寬容會敲開暴力、殘忍和獨裁的大門。 * 人類相互依賴和團結之實現是文明的最佳捍衛者。 所以我們肅穆決定要採取下列行動,並邀請每個人一起參與: * 透過相互體貼和相互尊重去維持和促進人類手足情誼。 * 不分種族、膚色或信仰地一體捍衛人類尊嚴。 * 努力與他人協調一致,遏阻因種族、膚色或信仰不同而產生之敵意,並團結所有群體在文明生活中進行一場公平遊戲。 基於人生而自由,基於所有人都是同一個天父的子女,基於每個人身體裡留著一樣的血,我們再一次宣布:四海之內皆手足,而相互寬容是自由的代價。 …… 我和邁耶當然都是天真的理想主義者,從未細究過那口沸騰的種族大湯鍋有多深。我 們以為光靠每年一次的講道和唱歌即可冷卻人們遇見陌生事物時會有的激烈反應。我們一直住在北方,從未 感 受過南方因為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上低北方一等而生的怨氣。我們對南方白人有多害怕黑權在北方崛起毫無概念。我們低估了以下這個謬說的蔓延範圍和深入人心的程度:黑人天生低白人一等,沒多少可透過教育提升的可能。我們從沒住過因少數族群湧入而房地產價格大跌的城市區域。我們看到過許多事業成功的黑人醫生、黑人律師、黑人牧師和黑人公職人員,為他們人數愈來愈多和成功得愈來愈快喝彩,卻從未體驗過私刑的可怕、被餐廳飯店拒諸門外的屈辱感,或哈林區的赤貧。我們各為自己的事情忙碌,也在潛意識裡對自己身為地方強勢族群的一員有一種滿足感。 所以,當我慢慢長大之際,種族問題演變出更多不同的面貌,昂起了它一百個吐信的頭顱。在南方,一個黑人隨時都有可能被一個白人殺死,而殺人者極少會被判刑 ( 會被逮捕者更少 ) ,因為陪審團盡是他的同儕 ( 即皆為白人 ) 。基於十幾種歧視性的規定,一個黑人想登記為選民千難萬難。又如果他終於爭取到這項權利並實際行使,那他泰半可能會失去工作和吃飯的權利。住在黑人佔大宗地區的白人會不惜用任何暴力手段阻止一個黑人當上市長。所以,只要是不缺乏勞動力的南方地區皆鼓勵黑人北遷。 於是,有些黑人帶著可得到公道和富足的夢想北遷。一度,他們在需要肌肉和卑躬屈膝的工作場所找到活計,要不就是靠公共救濟過日子,用他們的強盛生殖力嚇白人一大跳。數以千計的波多黎各人湧入了紐約,讓它比從前任何時候更膚色斑駁。不多久,曼哈頓公立學校裡的白人小孩便成了少數族群。白人家庭紛紛遷出紐約、波士頓、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移居郊區,讓美國最大一批城市因新臉孔和新的恨意而暗下來。與此同時,科技進步讓大部分黑人男性失去他們在製造業的位置,變得需要依賴救濟、依賴施捨,或是依賴妻子 —— 她們靠著為白人家庭打掃房子維持她們的簡陋小屋。在被財富包圍的擁擠貧民區裡,貧窮孕育出種族意識,用狂野敵意驅使黑人犯任何罪。街頭從此變得不安全。白人公民以恨意回敬恨意,對黑人公民權大搖其頭。可資緩和貧窮的經費被政客污到口袋,而海外戰爭則讓一度改善過美國生活的黃金消耗殆盡。 如果我假裝自己解決得了所有這些難題,那就是厚顏無恥到了極點。它們源自人性,不是我憑著一枝筆可以改變。我們不信任不熟悉的事物,是因為我們尚未學會怎樣處理它們。面對它們,處於某些心緒或地方的人會心焦如焚,不覺得前景溫暖。 非技術勞工被科技進步淘汰而失業的現象非我們這一代所能解決。我們能做的只是救濟失業者,給其中可教育的一些提供職業再訓練,並為他們的子女提供教育,讓下一代準 備好在這一代逝去後在新的生產、分配和金融 系統裡佔有一席之地。我深信,只要不被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壓抑,則非白人的心靈和個性會發展得跟任何人一樣好。如若不信,請看看有多少非白人曾克服萬難而在文學、音樂、醫學和法律界取得卓越成就。所以,在種族問題上,我會毫不害躁地再一次開出那帖萬應震藥:延長和擴大教育。 懷疑人性者 ( cynic ) 看見我對教育寄與這種老式 ( 十八世紀式 ) 的信賴,一定會竊笑。但替代方案何在?替代方案是警察國家,是一百年的內部仇恨、社會紊亂、失控暴力 和都市衰 敗,而且是 正 值地理和傳播的藩籬被打破,有愈來愈多國家和外國觀念對美國構成多種多樣挑戰的時候。難道我們的良知和正義 感不是告訴我們,任何人 ( 不分種族 ) 都被應許有完全和平等的權利進入美國夢嗎? http://will-durant.com/decenglish.pdf Declaration of INTERdependence https://www.pdfdrive.com/fallen-leaves-last-words-on-life-love-war-and-god-e183731304.html Fallen Leaves: Last Words on Life, Love, War, and God ON RACE (p.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