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坤說,正常情況下,淚囊也會分泌淚水滋潤眼球。淚水會通過淚道流入鼻子和嘴巴,人們不會感覺到任何東西。如果患者被鼻淚管囊腫壓迫,且有炎症,淚道容易堵塞,會造成眼內膿性分泌物增多、淚液持續流出等症狀。
袁坤指出,副鼻竇是人體顱底的一些含氣腔,從前到後成對圍繞鼻腔:額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副鼻竇的位置靠近眼眶和視神經。如果鼻竇腔內有囊腫或腫瘤,腫塊會逐漸侵入眼眶、視神經和周圍組織,導致眼球突出、複視和視力下降等眼部問題。嚴重者甚至會損傷視神經,導致失明。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臨床上許多副鼻竇囊腫患者早期不重視或不作為眼病進行治療,導致疾病延誤,視力恢複困難。袁坤提醒,當出現眼球突出、眼痛、流淚、視力下降等症狀時,排除眼部病變後,一定要檢查鼻腔、副鼻竇,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我應該早點讓寶寶做手術。直到現在,娃娃看起來更長了,也更不像我們了。”劉女士的兒子陶濤在8歲時被確診為腺樣體肥大,當醫生提出手術時,家長的心裏總有些抵觸。現在孩子13歲了,劉女士越看越覺得孩子變了,嘴唇短而厚,牙齒略有僵硬。醫生說這是一張典型的“腺脂臉”。記者了解到,患有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鼻病的兒童很多。許多家長和劉女士一樣,發現很難決定如何治療孩子的疾病,但最終推遲了治療。
據了解,這些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無非是看中醫、吃西藥、動手術。成都福音派耳鼻喉科醫院專家吳複星說,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有其局限性,醫生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辨證治療。不過,一旦保守治療無效,症狀加重,家長應理性聽從醫生建議,及時為孩子選擇手術。“不要小看孩子的鼻部疾病,一旦症狀延遲,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