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突破性思維
2011/07/20 09:28
瀏覽545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突破性思維

  日本中京大學教授,同時也是「突破性思維」(Breakthrough Thinking)的創始者之一的日比野省三先生,曾比較傳統思考者與有效率思考者的差一點。發現傳統思考者,往往看到某一個問題時,就急著去找出問題點,想很快的處理問題,下結論。基本上他們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以為可以用過去的方法、資訊來解決未來的問題。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在內外在環境急遽變化的今天,過去的延長線無法連接到未來,它的發展趨勢有如多重「S曲線」,換言之,今天我們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大部分是超出我們原有習慣領域的問題,我們稱之為「挑戰性的問題」。當我們在處理挑戰性問題的時候,若只是在原來的範圍,是找不出好答案,會令我們束手無策,除非你擴展原有的習慣領域。

  反之,有效率的思考者,會以開放的心胸(open mind)去接受來自各方的資訊,提出有力的問題,並強調「解決方法(Solution)」,而不是找「這是誰的錯?」日比野教授表示,有效率的思考者,常用下列七大原則來處理問題。

(1)    獨特性原則(The Uniqueness Principle)
(2)    目的展開原則(The Purpose Principle)
(3)    具有未來的解決原則(The Solution after-next Principle)
(4)    系列原則(The Systems Principle)
(5)    符合目的的情報蒐集原則(The Limit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rinciple)
(6)    團隊參與原則(The People Design Principle)
(7)    繼續變革原則(Betterment Timeline Principle)

  有一家製造業的公司,經常有經銷商抱怨:收到貨品時包裝的木箱已損壞了,經常晚到,甚至有時沒有全部到,而產品同時也受損。如果您是該公司的副總經理,奉命要針對上述的狀況提出解決方法,請問您將會如何處理?

  傳統的解決方式,就是先分析:貨品損傷的特性、運貨延遲的頻率,因運貨延遲所導致的搬運工和經銷商成本的處理問題,以及過度加班、錯過班期和損壞包裝等成本和賠償責任問題。您想出來的對策可能是:運用自動化搬運系統加裝電腦控制以解決倉庫出貨不正常的問題。這項投資可能要花費100萬美元。不過,這家公司運用「突破性的思維模式」-昇高一層觀察和思考,發現公司目前的倉庫,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將公司的產品交到顧客手上,為顧客提供該公司產品的服務。最後決定把公司原有的24個倉庫賣了20個,將產品配送的工作委託專業的物流公司處理。結果,不僅顧客滿意度提昇了,也有了100萬美元的倉庫電腦化作業改善費用。同時,因把倉庫賣了也大幅降低營運成本,可說一舉數得。

  就如同當代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一書中所說的:在缺乏願景的情況下,充其量只會產生「適應型的學習」(Adaptive Learning),只有當人們致力實現他們深深關切的事情時,才會產生「創造型的學習」(Generative Learning)。有智慧的領導者,若您的企業要看到21世紀,就請先確立自己及公司的「願景」,並突破自己及公司的習慣領域;否則就很可能像那隻「青蛙」,因一直在適應,而被煮熟了!
傳統思考者
有效率思考者
原因causes
目的Purpose
問題專家Problem expert
解決問題的專家Solution Expert
相似性Similarities
獨特性Uniqueness
可用的資料Available Data
需要的資訊Needed Information
選擇性提出Selective exposure
包含Involvement
公司的範圍Firm Scope
不明確Ambiguity
趕快決定Quick Fix
下個決定方案Next Solution
硬體資訊Hard Data
軟體資訊Soft Data

-摘自「突破習慣性思維 再創企業新契機」 吳文傑 文 工商時報 1995/10/27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興趣嗜好 收藏
自訂分類:管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