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對兄弟,從小父親就過世了,母親靠承租公有地,種些菜或打零工養活四個小孩;哥哥呢很早就離開故鄉到都市求發展,並且娶妻生子,幾乎很少回故鄉。弟弟人較老實,從小就蠻照顧家庭,後經友人介紹,結婚後接母親同住,逢年過節,特地開車載老母返鄉祭祖,一家五口其樂也融融。那年好像是剛剛政黨輪替不久,有公告公有土地開放民間購買,價位比市價便宜許多;老母親與弟弟幾次詢問做哥哥的,想不想要老家那塊地,如果想要的話要趕緊與政府機關聯絡,否則時間過了,就等於棄權,要歸還政府。哥哥大概怕手續麻煩,人在北部,地在東部,所以一概回絕不要不要。弟弟得知老母親希望他出面辦理,把土地買回來,與妻商量後,開始著手辦理這些個繁忙的手續,經過一段時間,過戶終於落幕了。哥哥得知此事後,就常用語言刺激母親和親兄弟,把自己的媽媽說的有夠難聽,害的其母常暗自流淚;弟弟夫妻倆 商量結果,為了不讓母親為難,不忍心看老人家難過,也不管曾經花了多少時間與金錢,決定讓出土地給哥哥。土地過戶後不久,應該還不到半年吧 ,哥哥突然 發生車禍,聽說面目全非,與世長辭。
出殯那天,諸親好友,大夥七嘴八舌的討論哥哥與土地的事,結論是如果他不要太貪心的話,也許就不會發生車禍,死的那麼慘了。看倌們相信因果嗎?所謂【人若不照天理ˋ天就不照甲子】; 人在做天在看,我們不論做任何一件事,心念很重要,也就是不管怎麼做,都要合乎自然天行的道,順著天理流行,明天將更好。否則,那天無常一來,論在世之功過,加減乘除等於零的話,這一趟人間 路,豈不白走?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4樓.2008/04/22 14:31福禍相依
因果循還
福禍相依
- 13樓. 素心2006/03/03 01:50口傳
大概在過年前,好友親自口述。 - 12樓.2006/03/03 00:10是不是
曾刊在報章上?還是口耳相傳呢?
- 11樓. 素心2006/03/02 18:25有這麼巧合
這件事發生在好友妹婿身上,是千真萬確之事,怎會那麼巧合法師也聽說了? - 10樓.2006/03/02 13:22人在做,天在看
這篇文章已經有聽心定法師提過,現在再看還是很感嘆!
- 9樓. 月光河2006/03/01 12:12因果和不幸未必劃上等號
我不認為不幸必然是因果報應,那樣的迷思會使更多蒙受不幸遭遇的人走不出來,也有人曾用此鄙視不幸的人,只能說人做事要對得起良心,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有所警惕,但不幸的人還是值得同情的。
你寫出一個事實,也是讓我們自省吧!
- 8樓. littlebeetle2006/02/28 15:39補充說明:
當人有非理性思想態度行為時,要非常注意。
五倫在某方面而言,是戒律,也是保護傘。
規範人的非理性,使人免於人生的痛苦。
孔子為何要特別強調五倫,有時不完全是政治的考量,而是直視人性底層的黑暗。
- 7樓. littlebeetle2006/02/28 15:35..
很多時候,親人的死亡通常都有其背後的意義。若死前有重大事件,通常會被歸因這件重大事件上。
印象中前所住的地方,有一兒子常與其父親爭吵,還把神祖牌扔出來。附近鄰居說可能要發生事情了。果不其然,過幾天,哪兒子就自殺了。
因果定律,人生自然的法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老一輩所說的話語,有時候還真讓人不得不信。
- 6樓.2006/02/27 15:35深思
好一篇叫人省思的文章
- 5樓.2006/02/26 23:26人生不應該只有黑與白吧?
我們都不是老天爺,不知道祂老人家到底在想什麼。只是家裡有人去世,而且是在那麼慘的情況下離開,任他之前做過多少不對的事,也沒有人開心的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