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讀後感
2010/09/04 22:53
瀏覽4,233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在封建勢力強大的環境下,哈姆雷特(Hamlet)是不是要結束自己的性命才能替父親報仇,維持社會秩序?
在哈姆雷特的心目中,理性是他崇高的理想,他也是一個樂觀者,他的所作所為為人民所愛戴。當哈姆雷特碰到現實的黑暗面,及他的叔叔害死他的父親,母親在父親去世不久,便嫁給新登基的叔叔。接連著和他相愛的奧菲里阿(Ophelia)聽取其父親普婁尼阿斯(Polonius)的勸告離開哈姆雷特;曾經是他的好友羅珊克蘭茲(Rosencrantz)和吉爾單斯坦(Guildenstern)背叛了他,這些問題使哈姆雷特變得憂鬱,他想改變現狀,找機會打倒新國王,但對手的陰險及勢力強大,哈姆雷特並沒有實際採取行動,他只能裝瘋賣傻,很小心的保護自己。
當國王克勞底阿斯(Clandius)明白哈姆雷特的心思,他借英格蘭國王之手,也借賴爾蒂斯(Laertes)和他比劍,暗地裡用毒酒與毒劍結束哈姆雷特的性命。結果哈姆雷特與母親、新國王及比劍對手同歸於盡。
這個故事由哈姆雷特的好朋友何瑞修(Horatio)把它宣布另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了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