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第二天(下)
2015/08/14 21:15
瀏覽618
迴響2
推薦49
引用0
自烏魯木齊,沿天山東行,三小時車程,來到吐魯番。
春天到此,除了胡陽木的點點新綠,到處黃澄澄的一片。
黃澄澄的道路,黃澄澄的房舍,就連路上行人都有些灰頭土臉。
環境的惡劣,生活的困苦,走在這座城市,突然覺得自己的家鄉像天堂。
吐魯番,新疆東部的小城市,是中國最熱、最乾的地方。
盛夏暑熱,可達攝氏五十度,雨量極少,一年降雨不到兩公分。
由於雨水少,蒸發快,聰明的古人利用山的坡度高低落差,引天山雪水儲藏於地下水渠,有了水,寸草不生的吐魯番盆地,開始種起瓜果。
春天,農民將埋藏地下的樹根挖出,休眠許久的植物展現生機,一顆顆甘甜可口的葡萄呈現眾人眼前。
然而,最令我感到詫異,在無邊無際的葡萄園旁,竟生出一棟一棟的高樓住宅。
從導遊口中得知,這些建築物都是當地政府專為農民所建的住宅。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沒想到杜甫悲天憫人的夢想,千年之後竟在廣袤的邊疆得以實現,只是不知當地土生土長的老百姓是否都樂意住進高樓大廈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