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訓導時代
2015/09/10 23:18
瀏覽2,220
迴響2
推薦2
引用0
最近一部以台灣1990年代初期為背景的校園青春愛情喜劇──「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由於笑中帶淚的感人劇情,吸引了無數的觀眾購票進戲院觀賞,使得這一部電影在上映後一個月就輕鬆的突破了三億元的票房,也捧紅了參與演出的新生代演員(註1)。
這一部電影之所以能夠如此的票房佳績,除了電影在一開始不經意的帶出了台灣三、四十歲世代目前所面臨總是為一份收入不怎麼樣的工作而經常犧牲自己、為了一份味同嚼蠟的感情再三委屈自己,到頭來卻反倒處處被人嫌的共同困境,引發觀眾的共鳴外,另外就是全片充滿了1990年代種種令人懷念的人事物,讓許多走過那個時代、而今卻已是社會中堅的台灣三、四十歲世代得以藉此懷舊,回顧那一段如今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但卻是真實存在的過往歲月。尤其是屈中恆在本片中所飾演總是穿著一身筆挺但官僚味十足的青年裝,總是將學生貼標籤,認為自己就是絕對的真理,「壞學生」就是不可能變好,而「好學生」則不可能使壞,動不動就威脅要將學生退學,看似在教育學生其實卻是在對學生進行反教育的訓導主任──全智賢,最能夠讓曾經走過那一段歲月的台灣人印象深刻,並在觀賞電影之餘發出會心的一笑。
從這一部電影是在今年四月殺青的情況來看,屈中恆所飾演的訓導主任一角純粹只是依劇情需要如實反映那一個時代台灣校園的真實狀況而已,不太可能會預料到中國國民黨在後來竟然會跌破專家眼鏡的提名了洪秀柱這一位曾經擔任過國中訓導主任的「鐵娘子」出來參選2016年的總統,所以在本片中,屈中恆所飾演的那一位既獨裁且威權,對「好學生」與「壞學生」有著強烈先入為主且牢不可破成見,以至於處理事情常常流於對人不對事、兩套標準的訓導主任,對照一邊批評競選對手在馬政權執政連續六年不參加國慶大典,自己卻也同樣曾經在民進黨執政時連續六年以「懶得參加」為由在國慶大典中缺席的洪秀柱(註2),或許會讓人懷疑導演是否有意「借古諷今」,但衡諸事實,顯然只是「純屬巧合」而已。
人之所以會懷舊,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將過去種種不愉快的回憶沉澱,只將美好的片段留下來回味,但是追求更美好的未來卻是無分種族、階級、性別與年齡的共同人性趨向。因此,「我的少女時代」雖然讓台灣三、四十歲世代在飽受低薪、超時工作、人生被壓榨到只能藉由回味青春少年時光來暫時喘一口氣,但是在走出戲院後,如果還想要擺脫當前沉悶、失落的困境,追求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那麼,是不是該讓洪秀柱已經逐漸遠去的「我的訓導時代」一去不復返?絕對是台灣人在明年必須嚴肅思考後做出正確的決定!
(註1) http://gotv.ctitv.com.tw/2015/09/78615.htm
(註2)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4312
這一部電影之所以能夠如此的票房佳績,除了電影在一開始不經意的帶出了台灣三、四十歲世代目前所面臨總是為一份收入不怎麼樣的工作而經常犧牲自己、為了一份味同嚼蠟的感情再三委屈自己,到頭來卻反倒處處被人嫌的共同困境,引發觀眾的共鳴外,另外就是全片充滿了1990年代種種令人懷念的人事物,讓許多走過那個時代、而今卻已是社會中堅的台灣三、四十歲世代得以藉此懷舊,回顧那一段如今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但卻是真實存在的過往歲月。尤其是屈中恆在本片中所飾演總是穿著一身筆挺但官僚味十足的青年裝,總是將學生貼標籤,認為自己就是絕對的真理,「壞學生」就是不可能變好,而「好學生」則不可能使壞,動不動就威脅要將學生退學,看似在教育學生其實卻是在對學生進行反教育的訓導主任──全智賢,最能夠讓曾經走過那一段歲月的台灣人印象深刻,並在觀賞電影之餘發出會心的一笑。
從這一部電影是在今年四月殺青的情況來看,屈中恆所飾演的訓導主任一角純粹只是依劇情需要如實反映那一個時代台灣校園的真實狀況而已,不太可能會預料到中國國民黨在後來竟然會跌破專家眼鏡的提名了洪秀柱這一位曾經擔任過國中訓導主任的「鐵娘子」出來參選2016年的總統,所以在本片中,屈中恆所飾演的那一位既獨裁且威權,對「好學生」與「壞學生」有著強烈先入為主且牢不可破成見,以至於處理事情常常流於對人不對事、兩套標準的訓導主任,對照一邊批評競選對手在馬政權執政連續六年不參加國慶大典,自己卻也同樣曾經在民進黨執政時連續六年以「懶得參加」為由在國慶大典中缺席的洪秀柱(註2),或許會讓人懷疑導演是否有意「借古諷今」,但衡諸事實,顯然只是「純屬巧合」而已。
人之所以會懷舊,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將過去種種不愉快的回憶沉澱,只將美好的片段留下來回味,但是追求更美好的未來卻是無分種族、階級、性別與年齡的共同人性趨向。因此,「我的少女時代」雖然讓台灣三、四十歲世代在飽受低薪、超時工作、人生被壓榨到只能藉由回味青春少年時光來暫時喘一口氣,但是在走出戲院後,如果還想要擺脫當前沉悶、失落的困境,追求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那麼,是不是該讓洪秀柱已經逐漸遠去的「我的訓導時代」一去不復返?絕對是台灣人在明年必須嚴肅思考後做出正確的決定!
(註1) http://gotv.ctitv.com.tw/2015/09/78615.htm
(註2)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4312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 2樓. 一畝桑田2015/09/20 09:51
人常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欠缺同理心,教育者更應引以為戒,
校園內經師人師所在多有,
某些電影常會以偏蓋全。
- 1樓. 海兒‧安傑爾2015/09/13 13:37
1990年代可說是台灣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都呈現快速進步的時期,除了台灣因為剛剛解除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使得人民長期被壓制的各種自由權利得以獲得解放使然外,冷戰的結束,也讓台灣真正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多元發展時代。
只不過,中國國民黨的反動勢力依舊不甘心失去他們長期壟斷一切的控制權,而處心積慮的使出各種手段要將台灣拉回舊時代,除了繼續利用包括訓導主任這種舊體制遺緒外,同時,像是新黨這一個從中國國民黨分裂出來的反動勢力也開始和過去的敵人中國共產黨聯手,企圖利用外力來脅迫台灣人就範,但卻弄巧成拙的適得其反,使得台灣得以實現政黨輪替。
在威脅的手段無效後,中國國民黨跟中國共產黨轉而改弦易轍的採取利誘的方式來哄騙台灣人,結果就是造就了馬英九這一個虛有其表的繡花枕頭打出「633政見」上台,要透過經濟將台灣鎖入中國,造成了台灣在這七年多來,經濟大幅衰退、政治的自主性與人民的權利自由都嚴重倒退,首當其衝的就是在1990年代出生的世代被嚴重剝削,而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期的世代,也在大環境逐漸惡化的情況下一同被拉低了原本期待可以得到的幸福。
從而,「我的少女時代」這一部以1990年代為背景的青春校園喜劇片所投射出來的,顯然已經不光只是目前台灣三、四十歲世代的懷舊而已,而是反映了台灣現今的青壯世代對於當下的種種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