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二○○七年,二○四位癌友和志工旋轉一小時,成功寫下金氏紀錄後,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十一月將號召千人,再度挑戰金氏紀錄。海內外癌友最近都積極練習,因為此次難度更高,將由千人一起在台大體育館連續旋轉九十分鐘,對癌友是一次創新的生命紀錄與挑戰。
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是國內第一個為癌友成立的日間照護公益團體,成立十一年來,已陪伴上萬名病友走過擔心、恐懼、低潮。
每天有數百位癌友與志工到各地「圓場」活動,這個病患聚集的場所沒有藥水味,也不死氣沉沉;當音樂響起,癌友們閉起眼快樂的跳起旋轉舞,自在喜悅陶醉的神情,完全看不出來他們正在與病魔奮戰。
從事貿易退休後擔任專職志工的協會理事長陳明進說,協會是由王愷、林弘文老師等人設立,每天義務陪癌友旋轉、談心、供午餐,希望癌友擺脫負面情緒,獲得身心靈平衡,也讓家人獲得喘息。
為什麼要旋轉?陳明進說,宇宙萬物都在旋轉,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旋轉是個「圓」,希望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中心主軸,擁有圓滿人生。旋轉早在戰國時代就有,土耳其也有蘇菲旋轉舞,旋轉可強化癌友免疫力體能,並連結宇宙能量。
當年首創金氏紀錄,原本是一圓癌友未穿過婚紗的夢,走秀加入旋轉,在二○○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創下「二○四位癌友與志工共同連續旋轉六十分鐘」的金氏紀錄。
今年是新生命協會第一屆世界年會,決定十一月廿日下午一點半至三點,在台大體育館三樓主球場再度挑戰金氏紀錄,參與人數規模更大、旋轉時間更久,目前已有逾七百位海內外癌友志工報名。
經常主動轉介癌友參與協會活動的三總放射腫瘤部任益民主任說,癌症治療除了醫學療程,術後身心靈調養也很重要,參與各種成長團體才是「全人治療」,讓癌症獲得更好的控制。
癌患:身心輕鬆轉 感化壞細胞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韓柏檉三年多前發現肝癌,切除腫瘤後,癌細胞又轉移到肺,歷經廿、卅次化療、放療、標靶治療,總算把病況控制住。現在,他天天到癌友新生命協會「保養身心」,旋轉加瑜伽靜坐,喝蔬果汁,他說:「身體輕鬆的轉,心念也跟著轉。」
五十五歲的韓柏檉研究環境毒物,在校內相當活躍,民國七十六年一場急性肝炎種下罹癌禍根,三年前身體出現警訊,一檢查是十九公分大的肝癌。手術後他又回到忙碌作息,導致病情惡化、癌細胞轉移。
韓柏檉形容這是「多麼痛的領悟」,他徹頭徹尾檢討自己的生活形態和想法,加入新生命協會,心境有了很大的轉變,拋掉心中的不安、負面思維,身心靈變得自在,疾病控制也往正向走。
韓柏檉說,旋轉是一種運動、氣功、修行,他練習快速旋轉第一天連摔三次,還好旁邊有志工幫忙;第二天克服暈眩的感覺,很有成就感。他還研發出一套旋轉舞,指導其他成員練習。說著說著,他原地就轉了起來。
「好細胞會感化壞細胞」,韓柏檉說,旋轉時身心處於鬆空靜的和諧狀態,每個細胞都很平和快樂,就像在替身體充電補能量。他每天都練脊椎旋轉和旋轉功兩小時,多蔬食、不吃精製食品,所有指數都恢復正常。
工研院蔡清彥董事長也是協會一員,練旋轉功後,覺得獲益良多,睡眠品質改善,連白頭髮也少了。他還在院內成立「旋轉新生命社團」,鼓勵員工注重健康。
協會除了汐止台北總會,台北市、板橋、台中、台南、高雄也有活動圓場。十五、十六日在汐止總會開設免費基礎班課程,詳情可洽網址:www.love-newlife.org.tw。
小檔案-旋轉不頭暈 要先訓練
「旋轉這麼久,頭不會暈嗎?」耳朵半規管掌管身體平衡,對容易眩暈的人,有時也建議做一些旋轉運動,讓平衡感變好。原則上,經過訓練可增強平衡感,例如體操選手經常練習,可輕鬆做出高速旋轉的動作。
對於癌友持續旋轉一小時,醫師也覺得很神奇,但不建議一般人未經訓練就旋轉這麼久,特別是容易暈車、暈船、搭雲霄飛車會頭暈的人,都要小心。
新生命協會的癌友把旋轉當成「修煉」,讓內在能量帶著身體轉,這是補充能量,不會感覺累。不過,練習旋轉初期會碰到撞牆期,有人會暈眩到吐,但慢慢進入了平衡期後,終於能身心合一,達到忘我享受的境界。
(諮詢:國泰汐止分院神經內科曾元孚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