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摸象的捷運站機車格收費
使用者付費,受益者付費,是帝王條款,很難挑戰它的正當性。以價制量,以量抑價,是市場法則,幾乎屢屢見效。
政府機關訂定政策,採行措施,除非是很有遠見和全盤視野的領導者,否則很容易流於瞎子摸象,見頭治頭,見腳醫腳,見肚子醫肚臍。而且在推出時總是預期績效優異,呈現百利無一害的氣勢;在未達預期或失敗時,又可以說明罪不在己,或者以達成階段目標抹粉。
台北市捷運站周邊機車停車全面收費
2019-11-15 23:32聯合報”北市捷運站周邊機車格 明年起收費”報導,北市繼汽車格全面收費,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再拍板,分四階段逐步達成機車格全面收費。但議員林亮君指出,明年將啟動的第二階段捷運站周邊地區收費,一旦畫入, 北市有三分之二以上範圍停車都要收費,形同「二、三階段」同步完成,要求交通局檢討實施時程。
對此,北市停管處主祕張仲杰說,捷運周邊地區收費畫定標準,目前定案範圍是500公尺,但僅限道路,不包含巷弄停車。且並非捷運周邊全面同步收費,明年一月起,先從部分市中心捷運站實施。
北市路邊機車格約21.3萬格,路外停車場約1.5萬格。為避免民怨,北市分四階段推動機車格全面收費,第一階段鎖定16個商圈,第二階段則在捷運站周邊,第三階段以市區主要幹道為主,第四階段才會擴及巷弄。
林亮君說,捷運站周邊收費潛藏諸多問題。她舉例,若選擇騎機車,每天花5元汽油錢加20元停車費共25元,但搭捷運只要花16元,撇開便利性,民眾會比較願意搭捷運或公車。(註:林議員說法似乎有誤,捷運最低消費額是20元,八折優惠才是16元,而且大部分距離都會超過”基本消費額”。另台北市政府取消八折優惠的政策已箭在弦上。)但她表示,第二階段上路後,若住家周邊畫入收費範圍,搭捷運、機車停在家附近都要錢,民眾可能改騎機車。
人民為什麼騎機車?
走路是移動肉包,騎自行車和機車是肉包鐵,開車是鐵包肉;走路、騎自行車和機車必定風吹、日曬、雨淋、呼吸髒空氣和灰塵;騎自行車、機車和開車有保養費、保險費、修理費、尋找停車位問題等等費用和不方便。那為什麼不選擇大眾運輸系統---捷運和公車?(註:自行車的屬性,目前大部分還是屬於運動休閒工具,並非交通工具)
就本文主題相關的機車來說,人民為什麼要騎機車?人民日常生活為什麼需要機車?為什麼大台北地區大眾運輸系統---捷運和公車已經是全台灣路網最密、班次較密集的地區,卻依然無法有效降低人民對汽、機車的需求?
捷運站機車格收費牴觸轉乘大眾運輸政策
推動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目標是在減少能源使用、降低空氣汙染及維持路面車流移動順利,這是第一政策;鼓勵轉乘大眾運輸是第二政策。第一政策在沒有辦法有效降低人民對自備交通工具需求前,或大幅提高自備工具的成本,是無法達到明顯效果的。
因為第一政策不容易,目前主推的是第二政策,也就是鼓勵轉乘大眾運輸。希望人民雖然自備交通工具,但以短距離為主,儘量轉乘大眾運輸,也就是減少自備交通工具的使用時間、距離和次數。
第二政策的成效,只要看看捷運站的停車場及停車格經常是滿滿滿,就知道已經達到相當成效。也就是很多人民已經開車騎車到捷運站停車處再轉乘捷運。
現在捷運站的機車停車格收費政策,據目前的消息,每次至少是20元(如果是計次),則使用機車再轉乘捷運的成本每一趟至少40元以上(以淡水信義線來看,票價依區間基本消費額20元,之後5元”跳表”,淡水到象山60元)。
機車轉乘捷運,以最低成本40元來看,40元的油錢,以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元計,可以加1.43公升。以125CC機車平均油耗每公升50公里來看,每轉乘一次的費用約可跑70公里。80元的轉乘費用的油錢約可跑143公里。
請問,如果有機車的庶民會怎麼想,有多少人還會想要騎著機車到捷運站,再搭乘捷運站到目的車站下車,再走路或轉乘公車去目的地?
其他地段的機車格收費,應該和轉乘大眾捷運政策無關,但是捷運站的機車格收費一定會影響轉乘大眾捷運的意願。捷運站機車格收費牴觸轉乘大眾運輸政策
停車格瘦身本末倒置---漠視停車格不足問題
2019-02-09 23:24聯合報” 2格擠3車…北市機車格擬「瘦身」”報導,北市路邊機車格將逐步全面收費,但機車格「2格擠3車」亂象未解,引發民怨,市長柯文哲認為現行機車格寬度1公尺「太寬」,才造成「塞」車亂象;交通局擬推試辦計畫,將機車格「瘦身」至70公分,待向交通部報計畫通過後,擇一商圈收費路段測試,重繪後增加機車格數。
這個政策又是瞎子摸象。一輛機車重量100公斤到125公斤左右,你們知道要移動一輛機車有多麼辛苦嗎?為什麼機車騎士要那麼辛苦的搬動車子?為什麼兩個停車格會擠進三輛機車?為什麼有的機車會即使可能擠壞,也要車貼車,後視鏡擠後視鏡?為什麼有的機車會"遊走機車格邊邊"?為什麼沒有公德心和道德的機車騎士會把別人的機車拖出來,把自己的機車停進去?
用膝蓋想都知道,就是機車格不夠,如果機車格夠,誰願意做那些”不合格”或”沒道德”的事呢?
如果政府真的那麼反機車,為什麼不直接採行禁止或限制機車買賣的政策,讓機車自由買賣後再來採取不友善機車的政策措施,那就是入人民於罪啊!這就類似"超速警報器”可以自由買賣,裝超速警報器的汽車卻要開罰的政策一樣啊!
結語
這個國家的這個政府的這個政策總是這樣的瞎子摸象似的片面,完全不知道社會是一個相互連動的有機體生態鏈,沒有辦法從生態整體去考慮,任何政策措施就無法把負面影響減到最小,把民怨降到最低啊。難道台灣人民的水準就只有這樣嗎?
- 5樓. Siegfried2019/11/16 15:49
- 4樓. blackjack2019/11/16 13:12
機車政策很難搞,看機車瀑布就知道,對機車族不能太機車,因為這是多數人的交通工具
我十幾年前常從台北橋騎機車去台北,印象中台北不好停車,現在可能更嚴重了
市府對公有停車場的設置有其必要,把收費當成唯一手段不應該是智商157的柯文哲唯一的一招
使用者付費,受益者付費,以價制量,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捷運站的停車格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轉乘捷運方便啊
卻又以收費抑制使用
不知道這是哪門子的政策思維
醉夢Horace 於 2019/11/16 16:30回覆 - 3樓. Siegfried2019/11/16 12:06
- 2樓. Siegfried2019/11/16 12:03
- 1樓. 洛克兄2019/11/16 11:58柯文哲就是不幹事卻要享受亂搞的好處, 臺北市民腦殘, 投他的票超過一半,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