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鬧之夜~~2011音樂嘉年華會【狂歡‧狂想 】
2011/08/24 16:32
瀏覽40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今天是2011音樂嘉年華會的第二場,其實,我非常期待! 因為,去年的此時,我並無抽到票劵,感到非常的遺憾,不過,今年終於是給我抽到了~~
但今日的重點不在此處,而是音樂會上,可能是票或其他因素,座位還蠻後面的,不過音樂,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感覺,加上音樂是用心去欣賞的~~因而,座位的位置並不是極為重要的!!
顧名思義,帶來歡樂的氣氛,宛如城鎮的人們酒酣舞樂的場景。強烈的節奏,無不表示著歡迎的氛圍。而優美的旋律,正說明著一對對戀人低喃絮語的模樣!!
第二首為李斯特《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
李斯特,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其鋼琴曲,的確,該首原本也是一首鋼琴曲,後經人改編,形成一首弦樂曲!該首由代表抑鬱的拉薩(Lassan)樂段與明朗的富力斯卡(Friska)樂段組合交織而成,兩種對比的樂段,表現出當地的民族色彩,高昂的情緒訴諸於曲風中~~
第三首為拉威爾《吉普賽人》,為小提琴與管弦樂的狂想曲
這一首,與前兩首不同的演奏地方為由董子維先生擔任小提琴獨奏!!
《吉普賽人》一首,是拉威爾獻給匈牙利著名的小提琴家達蘭妮,並由其擔任首演。該曲以匈牙利民俗音樂為素材,汲取匈牙利民俗樂曲【查爾達斯】(Czardas)之風格,並運用匈牙利常見的曲風徐緩 、憂愁的拉薩(Lassan)樂段與快速、激烈的富力斯卡(Friska)樂段組成,曲中有許多小提琴高難度的技巧演奏,形成炫技之效,加上吉普賽音樂風格時而狂野,時而憂愁的表現,反映出民族飄浪的情調!
下半場的第一首,則是有【音樂印象派】之稱的德布西《為單簧管與管弦樂團的狂想曲》~~
而此首由伊娃‧波兒葛擔任單簧管獨奏!
此首可說是單簧管曲目中最為典之作~最早是以鋼琴伴奏的方式所呈現,其後德布西將其改作為管弦樂伴奏的版本。使這首樂曲變得益加多變。
下半場第二首為安奈斯可《A大調第一號羅馬尼亞狂想曲》(作品11)
其實,在今日之前,對於安奈斯可這位作曲家,可說是完全沒有印象!!這一首是他根據民謠曲調為主題而寫。全曲風帶有濃郁的羅馬尼亞樂風之特色,以活潑的節奏,展現出一幕幕羅馬尼亞人歡慶的樣子...
下半場第三首,也是最後一首(終曲)則選用老約翰‧史特勞斯《威尼斯狂歡節的夢幻回憶》(作品126)
今日的主題既是狂歡,嘉年華除了巴西之外,最為著明則應為威尼斯的嘉年華會了!!
因而今日便選用威尼斯的樂曲作為結束,這是指揮家廖嘉弘所言。
由莊嚴樂曲發端,象徵狂歡節的開始。隨之而來的,音樂轉為舞曲,由小提琴與雙簧管奏出主題,進一步地結合絃樂演奏主題,長笛與雙簧管加以變奏,各式樂器依序加入,樂風呈現地歡樂與樂鬧,象徵狂歡節之夜!
最後安可曲,也令我十分感動~~
古典音樂,並非只能在表演廳舉行,也並非制式無法改變的。
例如電影,若沒有電影配樂,有時心中的那份感動/共鳴就無法表達得強烈~~示範曲:【新天堂樂園】(電影版與Live版果然不同)
例如音樂,體育是國家的一大盛事,音樂能鼓舞人心,尤其是在國際體育比賽時尤是!!
示範曲:【1984 洛杉磯 奧運 主題曲】(又稱奧林匹克進行曲 Jhon Williams 作)
今天的狂歡節之夜,令我的心靈十分充實,而且有趣~~(尤其節目預告是用現場演出來預告),身心靈都領略到歡鬧的音樂之旅!!
但今日的重點不在此處,而是音樂會上,可能是票或其他因素,座位還蠻後面的,不過音樂,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感覺,加上音樂是用心去欣賞的~~因而,座位的位置並不是極為重要的!!
顧名思義,帶來歡樂的氣氛,宛如城鎮的人們酒酣舞樂的場景。強烈的節奏,無不表示著歡迎的氛圍。而優美的旋律,正說明著一對對戀人低喃絮語的模樣!!
第二首為李斯特《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
李斯特,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其鋼琴曲,的確,該首原本也是一首鋼琴曲,後經人改編,形成一首弦樂曲!該首由代表抑鬱的拉薩(Lassan)樂段與明朗的富力斯卡(Friska)樂段組合交織而成,兩種對比的樂段,表現出當地的民族色彩,高昂的情緒訴諸於曲風中~~
第三首為拉威爾《吉普賽人》,為小提琴與管弦樂的狂想曲
這一首,與前兩首不同的演奏地方為由董子維先生擔任小提琴獨奏!!
《吉普賽人》一首,是拉威爾獻給匈牙利著名的小提琴家達蘭妮,並由其擔任首演。該曲以匈牙利民俗音樂為素材,汲取匈牙利民俗樂曲【查爾達斯】(Czardas)之風格,並運用匈牙利常見的曲風徐緩 、憂愁的拉薩(Lassan)樂段與快速、激烈的富力斯卡(Friska)樂段組成,曲中有許多小提琴高難度的技巧演奏,形成炫技之效,加上吉普賽音樂風格時而狂野,時而憂愁的表現,反映出民族飄浪的情調!
下半場的第一首,則是有【音樂印象派】之稱的德布西《為單簧管與管弦樂團的狂想曲》~~
而此首由伊娃‧波兒葛擔任單簧管獨奏!
此首可說是單簧管曲目中最為典之作~最早是以鋼琴伴奏的方式所呈現,其後德布西將其改作為管弦樂伴奏的版本。使這首樂曲變得益加多變。
下半場第二首為安奈斯可《A大調第一號羅馬尼亞狂想曲》(作品11)
其實,在今日之前,對於安奈斯可這位作曲家,可說是完全沒有印象!!這一首是他根據民謠曲調為主題而寫。全曲風帶有濃郁的羅馬尼亞樂風之特色,以活潑的節奏,展現出一幕幕羅馬尼亞人歡慶的樣子...
下半場第三首,也是最後一首(終曲)則選用老約翰‧史特勞斯《威尼斯狂歡節的夢幻回憶》(作品126)
今日的主題既是狂歡,嘉年華除了巴西之外,最為著明則應為威尼斯的嘉年華會了!!
因而今日便選用威尼斯的樂曲作為結束,這是指揮家廖嘉弘所言。
由莊嚴樂曲發端,象徵狂歡節的開始。隨之而來的,音樂轉為舞曲,由小提琴與雙簧管奏出主題,進一步地結合絃樂演奏主題,長笛與雙簧管加以變奏,各式樂器依序加入,樂風呈現地歡樂與樂鬧,象徵狂歡節之夜!
最後安可曲,也令我十分感動~~
古典音樂,並非只能在表演廳舉行,也並非制式無法改變的。
例如電影,若沒有電影配樂,有時心中的那份感動/共鳴就無法表達得強烈~~示範曲:【新天堂樂園】(電影版與Live版果然不同)
例如音樂,體育是國家的一大盛事,音樂能鼓舞人心,尤其是在國際體育比賽時尤是!!
示範曲:【1984 洛杉磯 奧運 主題曲】(又稱奧林匹克進行曲 Jhon Williams 作)
今天的狂歡節之夜,令我的心靈十分充實,而且有趣~~(尤其節目預告是用現場演出來預告),身心靈都領略到歡鬧的音樂之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