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五日節的俗諺語
2010/07/11 22:36
瀏覽1,277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五日節的俗諺語

1.五日節前,風雨落袂停。

2.袂食五日節粽,破裘毋甘放。

3.四月初八,落到五日節(梅雨季節)。

4.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

5.五月五,龍船鼓,滿街路。

6.茄肥到會搖,食豆食到老老老。

7.洗午時水,無肥嘛 

8.午時水一喙,較好補藥食三喙。
9.
午時水洗目睭,金到若烏(大卷尾,鳥名。)
10.
插榕較勇健、插艾較長命。

11.無三寸水,就想欲扒龍船。(譏不自量力)

說明:

端午節,民間習稱為「五日節」,與中秋節、春節同為中國人三大節日,又因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因此也稱為「重五」、「五月節」。古人稱五月是「百毒之月」,原因是此時時序已進入夏季,各種文蟲活動頻繁,所以端午節的許多都與衛生有關。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插艾草、菖蒲與榕樹枝,用以驅邪。傳說端午節正午所汲取的井水,可以久藏,民間也俗信「午時水」具有袂除疾疫、延年益壽之功效。端午節之前氣候還隨時會變涼,除此之外,端午節之前,在台灣地區還會下梅雨,風大且細雨不斷。端午之前氣候炎寒不定、氣溫多變,端午吃粽子後,歲序才算正式進入夏季。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台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