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后浦老街,看見島鄉身世】
2010/07/19 15:46
瀏覽2,518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走進后浦老街,看見島鄉身世】~
金城鎮市區,俗稱后浦,是金門人口、文教集中之地,莒光 路是后浦的主要傳統街道,街的一端就是著名的一級古蹟貞 節牌坊,四周散佈著金門傳統美食點心的小店,穿過古味十 足的牌坊,正前方是前幾年人潮滾滾,現在卻有些清冷的大 陸街,左側則是觀光客熟悉、中西兼容的模範街。
旅人遊客往來穿梭於莒光路,探尋知名的景點,卻不知, 在僻靜的巷弄中,在滿是塵埃的轉角處,同樣有著風華依舊 的歷史痕跡。
沿著莒光路,穿過總兵署正對面、「頑石坊」藝品店旁的摸 乳巷,右手邊,魁星樓的斜後方,就是金門縣誌上所稱的「 轎巷」,也就是鄉親口中的「扛轎巷」。
走進洋樓與古厝交錯的轎巷,空氣中有著一絲絲的沉靜氣 味,緩緩的,裹住一世紀的風華,被兩側高牆擠壓的小巷, 早已聽聞不到當年的嘈雜與熱鬧。部分居民,甚至也逐漸淡 忘屬於這條巷弄的故事。
民國初年,這裡據說曾有二、三十間轎店,想要乘坐轎子 的鄉親,便會來這裡租用、招喚,有的是有錢人家當交通工 具,也有的是供病人乘坐,或是做為婚嫁迎娶之用。
民國二十幾年前後,因為騾馬、汽車等代步工具興起,轎 子乏人問津,「轎巷」的熱鬧景象,慢慢地,消失在時代的 巨輪下,逐漸成為如風往事。
轎巷裡往事已遠,富麗的建物猶在。
巷口「陳詩吟的番仔樓」,巷中「王慶雲的洋樓」,在舉首 回頭間,不經意地讓人勾起,屬於這巷弄的點滴回憶。
老街窄小,僅容一部機車駛過,昔日人稱「橫街仔」,道光 十六年由金門人林焜熿所著「金門志」中,就列為當年金門 的主要街市之一。
「橫街仔」又稱「橫竹街」,世居老街的鄉親表示,早年 沒有尼龍繩,捆綁物品全賴竹片條,這條街多的是竹器店、 賣竹條的雜貨舖,因此,也被稱為「橫竹街」。
老街裡,不少店面是以紅磚砌成半圓形狀的窗口,再以木板 條當擋風板,晨起,拆了擋風木板條就可做生意,入夜,併 排裝上木板條,門窗裡,又是個溫暖的小窩。
隨著歲月的更迭,如今的「橫街」,風華不再。「陳寶益」 銀樓、「泉茂」商行、「異香」糕點,一個個頹圮的店招, 靜靜訴說半世紀前的流水年華。
來自大陸泉州的「泉茂」商行,以釀酒聞名,民國四十二年 ,一紙禁酒令下,祖傳自釀酒香,從此不再。
二十萬國軍撤守金門後,滿街的草綠兵群,又將老街易容。 菜館子興起,裹人肚皮;點煤油的鐵燈店開張,予人光明; 香噴的榨油店設立,佐以三餐;還有對街的當舖,滿足急需 。
民國四十八年以後,隨著國軍部隊分散至島鄉各處,少了人 潮的老街便開始沒落,終至淹沒於時代的洪流中,成為島鄉 靜止而無聲的歷史。
看更多內容: }" href="http://www.clicktaiwan.com.tw/tour/promote/pro2/p_280.js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http://www.clicktaiwan.com .tw/tour/promote/pro2/p_28 0.jsp
旅人遊客往來穿梭於莒光路,探尋知名的景點,卻不知,
沿著莒光路,穿過總兵署正對面、「頑石坊」藝品店旁的摸
走進洋樓與古厝交錯的轎巷,空氣中有著一絲絲的沉靜氣
民國初年,這裡據說曾有二、三十間轎店,想要乘坐轎子
民國二十幾年前後,因為騾馬、汽車等代步工具興起,轎
轎巷裡往事已遠,富麗的建物猶在。
巷口「陳詩吟的番仔樓」,巷中「王慶雲的洋樓」,在舉首
老街窄小,僅容一部機車駛過,昔日人稱「橫街仔」,道光
「橫街仔」又稱「橫竹街」,世居老街的鄉親表示,早年
老街裡,不少店面是以紅磚砌成半圓形狀的窗口,再以木板
隨著歲月的更迭,如今的「橫街」,風華不再。「陳寶益」
來自大陸泉州的「泉茂」商行,以釀酒聞名,民國四十二年
二十萬國軍撤守金門後,滿街的草綠兵群,又將老街易容。
民國四十八年以後,隨著國軍部隊分散至島鄉各處,少了人
看更多內容: }" href="http://www.clicktaiwan.com.tw/tour/promote/pro2/p_280.js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http://www.clicktaiwan.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