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弱:不代表是弱者,是孬種;而是:智慧、修養、謙卑、氣度、深度、高度、的修為。
一天中午跟同修去買妥便當。車行經夾道,只容一部車穿越,同修與對方相逢在夾道中,必有一人须向後退一步。但各執意誰先進夾道,後進者理應退讓而爭執不下。
爭的重点:“你應该”:你應該看到我已進來,你應该不能再開進來,你離大路較近應该你來退,你應該,,,,,
爭贏又怎樣
快樂頌:第一句歌词:你快樂嗎?我很快樂,第一步就是向後退一步。
爭這一步,爭贏了就快樂嗎?
有人一理走天下,得理不饒人,有人一皮天下無難事。“我應该”的禮讓德行,為人着想,反躬自省,反求诸己,退一步海闊天空,早已敗下陣,拱手讓給法律,讓給功利社會。
對不起,我應該退一步,對不起,我不應该開進來!對不起,造成大家困擾。多美妙的語言,聽了比快樂頌更心曠神怡。
我們說的每句話最終仍會feedbacK到自己身上,不得不慎。
社會風氣倒向:“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有時你想禮一下,還被週遭朋友笑沒種。謙讓被欺负;伸手救人,還被问讯成嫌疑犯。
尤其網路的霸凌损人不留餘地的戕害,導致自殺憂鬱的個案屢屢傳出。
事過境遷一陣子後,我不著痕跡跟同修说:吔,您變年輕了!同修是外貌協會的,聽了很高興!
我说年青氣盛,有一颗年青的心,但氣有點盛,得當心了!養生是心平氣和。
每天着眼養生吃這吃那,走路運動多久才健康!還不如心情好來得重要!一生氣就破功了!
您最近 肉吃多了,臉上的平和之氣變燥熱之氣了,多吃蔬果平衡身心。
初嬰養和
示弱爭贏不是賽局,尤其夫妻之間常上演誰先低頭的輸贏把戲。因不甘示弱,爭贏,導致怨偶貌合神離,離婚案件居高不下,也製造社會诸多問題。
所谓“初嬰養和”,孩子從小就得培養處處以“和”為貴的觀念。而且在一生中都要在"和”字下功夫,努力維持“和”的心境,到頭才能老練圆熟,老來抱德,人生的修為才能圆滿。